[发明专利]一种多通道音频编解码系统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57019.5 | 申请日: | 2012-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01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张玲玲;叶青华;蔡志博;李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10L19/008 | 分类号: | G10L19/0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法思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8 | 代理人: | 杨小蓉;杨青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道 音频 解码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声信号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通道音频编解码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多通道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多通道环绕声节目的丰富,如何在家庭、汽车等私人空间中通过传统的传输信道(如广播)欣赏高质量的环绕声节目正逐渐被重视。
上世纪70年代开始,针对多通道信号和双通道立体声之间的兼容问题提出了矩阵环绕(Matrix Surround)编解码,通过编码矩阵使得下混合后立体声的左右通道间关系对应于声源的空间信息,解码矩阵尽可能的恢复出和原始环绕声相同空间定位的多通道信号。基于此开发了一系列商业化系统如“Dolby Pro Logic”,“Lexicon Logic7”,“SRS Circle Surround”,“DTS Neo 6”等。
近几年出现的MPEG Surround(ISO/IEC 23003-1)同样采用矩阵环绕编解码作为一种工作模式,基于大量的音频样本测试,通过推算各通道间的声级差、相关度等恢复出多通道音频信号,但是仍不能避免矩阵环绕编解码存在的缺陷。矩阵环绕声系统经过多年的发展,虽有多种形式,但其编码方法是类似的。下面列举一个5.1系统的例子来说明其原理。
d=Ms (1)
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70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