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黄磷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尾气进行生产微纤玻璃棉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256496.X 申请日: 2012-07-24
公开(公告)号: CN102730963A 公开(公告)日: 2012-10-17
发明(设计)人: 陈曾;巫凡;陈联强;吴与翥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九河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主分类号: C03B37/06 分类号: C03B37/06
代理公司: 成都华典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代理人: 徐丰;杨保刚
地址: 645350 四***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黄磷 生产过程 产生 尾气 进行 生产 玻璃棉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黄磷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尾气进行生产微纤玻璃棉的方法。

背景技术

黄磷,书名白磷。因光和热的作用很快转为黄色,纯黄磷无嗅,但由于与空气中的氧反应产生氧和磷的氧化物,故常有蒜臭味。

黄磷用途十分广泛,元素磷可以直接军用,生产燃烧弹、烟幕弹、曳光弹。还可生产脱水剂(如磷酸酐)、润滑剂、火柴、杀虫剂、增塑剂(如氯化磷)。黄磷的深加工产品(磷酸、磷酸盐)用途更加广泛。

黄磷的生产原料为磷矿石、硅石和焦炭,在电炉内进行反应,得到磷、硅酸钙和一氧化碳,其反应式为:

    2Ca3(PO42+6SiO2+10C=6CaSiO3+10CO+P4

    2P2O5+10C=10CO+ P4

    所以,在黄磷生产过程中,每生产一吨黄磷会副产2500—3000m3(标态)的电炉尾气,尾气中的CO含量达87%-92%,另有总硫0.8-8g/ m3、总磷0.5-1.5g/ m3,以及原料粉尘等,CO富含丰富的热值,其发热值为2500-2700KCa/ m3是良好的热源。

现阶段,黄磷的副产物CO大都是作为废弃物排放,而且为了不造成环境污染,还必须在排放口和氧气混合后点燃形成二氧化碳,再排放。所以,“长明火”是黄磷生产企业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如此洁净和低成本的热源,白白的燃烧排放,是一种很大的浪费行为,也不符合“节能减排”的政策。

微纤维玻璃棉是选用玻璃球作为原料,经高温熔融一次连续纤维,再经高温高速气流喷吹而成的定长微纤维,俗称超细玻璃棉。微纤维玻璃棉是呈蓬松棉絮状的短纤维,有直径小、比表面积大、纤维柔韧的。导热系数低、电导率小、耐高温、耐腐蚀、无毒、不燃、吸附性好以及化学稳定性好等优良特性;其制品孔径小、孔率大、容重小,是高性能隔音隔热、高洁净的空气和液体过滤材料。微纤维玻璃棉产品广泛用于航天船舶制造业、机械制造业、环境保护、节能、电子行业、医疗卫生等领域。

微纤维玻璃棉现阶段采用的方法是将玻璃器在钼电极的加热下溶化,具有合适温度粘度的熔融玻璃液从电熔炉底部的铂金漏板流出,通过胶辊拉丝器牵拉成丝,并送至燃烧器喷火口前,被高温高速气流连续吹成棉纤维,棉纤维随气流经沉降室引导,降温后送入集棉室被集中收集。

现阶段用于制取微纤维玻璃棉的可燃气体天然气或焦炉尾气,天然气作为优质的热源,价格高,加之能耗用量大,使得微纤维玻璃棉的成本和价格居高不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黄磷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尾气进行生产微纤玻璃棉的方法以弥补现有技术。该方法能充分的利用尾气的热能,进行二次开发利用。

本发明为实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黄磷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尾气进行生产微纤玻璃棉的方法,其特征是:

a、将电炉生产黄磷过程中产生的尾气,用水喷淋洗去尾气中的液态磷和粉尘;

b、将水洗后的尾气经汽水分离后进行碱洗,用碱液喷淋尾气,调pH值到6.5-8,使尾气不会腐蚀后段的设备;

C、经碱洗和汽水分离后的尾气和空气混合,送入配气盘,燃烧后其火焰在喷火口喷吹玻璃丝,吹出微纤维玻璃棉。

所述的黄磷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尾气进行生产微纤玻璃棉的方法,其特征是:水洗后尾气内的粉尘含量小于0.0054Kg/ m3

所述的黄磷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尾气进行生产微纤玻璃棉的方法,其特征是:汽水分离后相对湿度小于144%。

所述的黄磷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尾气进行生产微纤玻璃棉的方法,其特征是:尾气流量为0.032- 0.040m3/s;尾气和空气的体积混合比为1:1.61。

所述的黄磷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尾气进行生产微纤玻璃棉的方法,其特征是:通孔直径为3.8-4.2cm。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克服了黄磷行业的尾气大量浪费的现象,为微纤维玻璃棉生产行业提供了有效的热源,开创性的将两个行业进行结合,实现了循环经济利用,符合国家的节能减排政策。同时,具体的研究了尾气适应性的处理,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取得了实践上的成功,因而大大减低了微纤维玻璃棉的生产成本,提高了微纤维玻璃棉的质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九河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九河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64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