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胆囊结石和慢性胆囊炎的中药方剂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55916.2 | 申请日: | 2012-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78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鲁道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鲁道宗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P1/16;A61K33/12;A61K35/37 |
代理公司: | 安徽汇朴律师事务所 34116 | 代理人: | 胡敏 |
地址: | 2395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胆囊结石 慢性 胆囊炎 中药 方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方剂领域,尤其是涉及治疗胆囊结石和慢性胆囊炎的中药方剂。
背景技术
胆石症是指胆道系统内有结石而言,人群中罹患者较为常见。胆结石可发生于胆囊或胆管,而且与胆囊炎密切相关,两者常互为因果,亦可同时发生。胆囊炎可引起结石形成,而胆石症又常并发胆囊炎或胆管炎(包括阻塞性化脓性胆管炎和坏疽性胆囊炎)。
胆结石的病因病机,中西医的认识各不相同。现代医学认为系胆固醇代谢失调、胆道细菌及寄生虫感染所致。而中医则认为是肝胆郁滞、脾运失健、湿热熏蒸、最终胆汁凝结而为石。然而,这两方面的观点皆有失偏颇,不够全面。胆石的化与排迄今为止仍为医学界的两大难题:它之所以难化,是因为药物既要能化而又不损害正常器官及组织;它之所以难排,是因为结石先从下向上再由上向下排出。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治疗效果较佳的治疗胆囊结石和慢性胆囊炎的中药方剂。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治疗胆囊结石和慢性胆囊炎的中药方剂,其处方组成成分如下:白芍6—12克、柴胡3—6克、枳壳6—10克、香附6—12克、金钱草10—30克、玉金6—10克、虎杖6—12克、鸡内金10—15克、生山楂6—12克、威灵仙10—30克、生大黄6—15克、乌梅10—30克、滑石6—12克、甘草3—5克。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药方剂应用为片剂、或丸剂、或冲剂、或胶囊颗粒。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药方剂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所述中药方剂为一天所用之剂量,隔水煎服日3次;10天为一疗程,服药1—2个疗程。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药方剂为一天所用之剂量,所述中药方剂应用加工成片剂或丸剂或冲剂或胶囊颗粒时,在同一天分3次服用。因此,同一天分3次服用的片剂或丸剂或冲剂或胶囊颗粒的药效等效为所述中药方剂的药效。
所述治疗胆囊结石和慢性胆囊炎的中药方剂,其用于治疗胆囊结石和慢性胆囊炎,临床应用疗效显著,标本兼治,安全可靠,充分发挥药物的作用又不损害肝肾及脾胃功能,治疗总有效率达98%;其综合中医和现代医学两者之见解,有效治疗胆囊结石和慢性胆囊炎,治疗效果较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胆囊结石和慢性胆囊炎的中药方剂,其处方组成成分如下:白芍6—12克、柴胡3—6克、枳壳6—10克、香附6—12克、金钱草10—30克、玉金6—10克、虎杖6—12克、鸡内金10—15克、生山楂6—12克、威灵仙10—30克、生大黄6—15克、乌梅10—30克、滑石6—12克、甘草3—5克。
所述中药方剂为一天所用之剂量,隔水煎服日3次,服药天数为15—20天,每天如此。为了方便服用,也可以将所述中药方剂加工成片剂或丸剂或冲剂或胶囊颗粒,一天3次服用,也就是说一天所用之剂量加工成片剂或丸剂或冲剂或胶囊颗粒时,在同一天分3次服用。
接下去对治疗胆囊结石和慢性胆囊炎的中药方剂做详细的分析说明。
(一)辨证施治
胆石症是指胆道系统内有结石而言,人群中罹患者较为常见。胆结石可发生于胆囊或胆管,而且与胆囊炎密切相关,两者常互为因果,亦可同时发生。胆囊炎可引起结石形成,而胆石症又常并发胆囊炎或胆管炎(包括阻塞性化脓性胆管炎和坏疽性胆囊炎)。
胆结石的病因病机,中西医的认识各不相同。现代医学认为系胆固醇代谢失调、胆道细菌及寄生虫感染所致。而中医则认为是肝胆郁滞、脾运失健、湿热熏蒸、最终胆汁凝结而为石。然而,这两方面的观点皆有失偏颇,不够全面。如果能把两者见解综合起来,合而为一去看的话,其理论则可能比较完善。
(二)治疗法则
胆石阻塞胆囊胆管,不通而则痛,针对其病理和病机,治宜:疏肝利胆、化石排石。一切用药皆在此规则指导下。
(三)药物成分
白芍6—12克、柴胡3—6克、枳壳6—10克、香附6—12克、金钱草10—30克、玉金6—10克、虎杖6—12克、鸡内金10—15克、生山楂6—12克、威灵仙10—30克、生大黄6—15克、乌梅10—30克、滑石6—12克、甘草3—5克。
附注:(1)本处方为一天所用之剂量,隔水蒸服日3次;
(2)金钱草最好采用大叶金钱草,比采用小叶金钱草(俗称,凝金草)效果来得好。
(四)方意解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鲁道宗,未经鲁道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59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