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便携式无线终端设备的集成式天线和传感器元件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54908.6 | 申请日: | 2012-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40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1 |
发明(设计)人: | 朴圭福;李喜俊;孙哲弘;金锡虎;边俊豪;朴世铉;郑圣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Q1/44 | 分类号: | H01Q1/44;H01Q1/36;H01Q1/2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杨娟奕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便携式 无线 终端设备 集成 天线 传感器 元件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无线终端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在便携式终端设备中使用的组合天线和传感器元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子通信业的发展,诸如移动式通信终端设备、移动电话、电子管理器、个人数字助手(PDA)等的电子装置已经变成现代生活的必需品。响应于对便携式终端设备或移动通信装置的需求,便携式终端设备的重量已经变得越来越轻,尺寸越来越小,同时装置和终端设备执行的功能或操作的数量已经极大地增加。
然而,随着便携式终端设备的尺寸的减小,变得更加难以将多个必需的元件安装在便携式终端设备的有限空间中。例如,由于便携式终端设备变得越来越纤细,用于安装必需的部件而不会在部件(或元件)之间产生冲突的空间已经变成便携式终端设备的性能的重要因素。
图1显示传统的便携式无线终端设备100的示例性布置。参照图1,便携式无线终端设备100包括用于形成外观并具有如下所述的元件的壳体框架110。便携式无线终端设备100可以包括安装在主电路板120上的至少一个或多个天线130和150以及传感器元件140。传感器元件140可以例如表示感测靠近便携式终端设备的物体(例如,用户的身体)的存在的近程式传感器。传感器元件140典型地包括金属板,该金属板的静电电容基于金属板与被感测物体(或身体)之间的距离而变化。
通常,天线130和150的尺寸决定天线的性能。天线的尺寸越大,天线以及便携式终端设备的性能越好。
此外,用作传感器元件的金属板的尺寸越大,传感器元件的性能和/或灵敏度越好。
然而,在多个元件一起安装在有限空间中的情况下,难以在避免元件之间的干涉的同时确保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点并至少提供如下所述的优点。因此,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用于通过用一个元件代替多个安装元件来确保便携式无线终端设备中的安装空间从而节省制造成本的设备。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在便携式无线终端设备中用作天线和传感器元件中的至少一个的金属构件和用于通过与金属构件一起操作确保天线性能和传感器性能的设备。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在便携式无线终端设备中用作天线和用于近程式传感器的元件中的至少一个的金属构件和一种用于在检测到物体(例如,用户的身体)靠近金属构件时通过减小供应给天线的电力来减少吸收率(SAR)的设备。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用作天线和传感器元件中的至少一个的金属构件的设备。该设备包括:金属构件,所述金属构件响应于被感测主体,并用于在至少一个或多个通信服务频带中发送和接收信号;和主电路板,所述主电路板包括用于处理由金属构件接收的信号的通信模块和用于响应于被感测主体根据从金属构件获得的信息产生信号的传感器模块。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金属构件具有电连接到通信模块的第一节点和电连接到传感器模块的第二节点。
进一步的有益的实施例在从属权利要求中限定。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上述及其它方面、特征和优点将从结合附图的以下详细说明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图1显示传统的便携式无线终端设备的元件的示例性布置;
图2是便携式无线终端设备的透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便携式无线终端设备的方框图;
图4-6以及图7A-12B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集成式天线和传感器元件的不同方面;以及
图13和图14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便携式无线终端设备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在以下说明中,公知功能或结构没有详细说明,因为它们会以不必要的细节使本发明不清楚。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功能限定这里使用的术语。因此,术语可以基于用户或操作者的目的和用途而变化。即,必须根据这里的说明理解这里使用的术语。
此外,这里所述的考虑到本发明的功能限定的术语可以基于用户和操作者的目的和实践而被不同地实施。因此,应该根据整个说明书的公开来理解术语。在不背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变化的和众多的实施例中采用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
此外,虽然附图表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附图不一定按照比例绘制,并且为了更加清楚地图示和说明本发明,可以放大或省略一些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49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