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插拔机构、包含该插拔机构的插框和成品板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53445.1 | 申请日: | 2012-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11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吴定强;王冬立;李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14 | 分类号: | H05K7/14;G06F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构 包含 成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机构,尤其涉及一种插拔机构、包含该插拔机构的插框和成品板。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高端服务器性能要求的日益提高,单节点内需要的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及双列直插式存储模块(Dual-Inline-Memory-Modules,简称DIMM)数量越来越多。由于机箱尺寸对印制电路板(PrintedCircuitBoard,简称PCB)的大小有限制,所以提高硬件密度成为业内努力的方向,现有的一种方法是在传统单层主板布置CPU及DIMM的基础上,采用主板和扣板结合的方式,在主板、扣板上都布置CPU及DIMM,然后将主板扣板间通过连接器连接。
现有技术采用的扣板和主板的安装方式一般是在主板上安装螺柱,将扣板上连接器与主板上连接器配合后,利用螺钉将扣板和螺柱连接起来,实现主板与扣板的固定。
但是,现有技术采用的扣板和主板的安装方式至少存在下述缺陷:
1、容易造成的各角的螺柱力度不一,导致扣板不平衡或者安装不牢靠,进而引起扣板局部变形甚至断裂;
2、在拆卸扣板的时需要很大力量才能将连接器分离,容易导致扣板损坏。
3.拆卸扣板需要螺丝刀等额外工具,更换时间长,不能实现免螺钉安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插拔机构、包含该插拔机构的插框和成品板,利用杠杆助力作用和平行四边形机构的传动作用,实现快速可靠的插拔。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插拔机构,所述插拔机构用于设置在一子载框和一母载框之间,实现所述子载框在所述母载框中的插拔,所述插拔机构包括驱动部分和传动部分,其中,
所述驱动部分,包括扳手;
所述传动部分,包括至少两个相互平行的转动连杆,每一个所述转动连杆的一端分别通过转动轴固定在所述子载框上,相邻的两个所述转动连杆的另一端通过平移连杆连接,且处于一侧的所述转动连杆与所述扳手连接,且至少一个所述转动连杆通过连动结构和所述母载框连接。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插框,包括,子载框和母载框,所述子载框相对的两侧和所述母载框对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上述的插拔机构。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成品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扣板、主板以及上述的插框,所述扣板和主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子载框和母载框中,所述子载框在所述母载框中的插拔实现所述扣板和主板的连接和分离。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插拔机构、包含该插拔机构的插框和成品板。利用杠杆助力作用和平行四边形机构的传动作用,实现快速可靠的插拔。克服了采用螺柱和螺钉连接时造成的各角的铜螺柱力度不一,扣板不平衡或者安装不牢靠,进而引起扣板局部变形甚至断裂的问题;以及在拆卸扣板的时需要很大力量才能将连接器分离,容易导致扣板损坏;以及拆卸扣板需要螺丝刀等额外工具,更换时间长,不能实现免螺钉安装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成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成品板的连接器连接前的状态图;
图3为图1所示成品板的连接器开始连接的状态图;
图4为图1所示成品板的连接器连接过程中的状态图;
图5为图1所示成品板的连接器有效连接后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插拔机构100、包含该插拔机构100的插框1和成品板2,因为插拔机构100的实施例包含在插框1的实施例中,插框2的实施例包含在成品板2的实施例中,所以,不再单独对插拔机构100和插框1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34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两级PSA生产高纯度氧气的变压吸附制氧装置
- 下一篇:除尘器后检修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