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处理炼油废气中高浓度氨氮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53406.1 | 申请日: | 2012-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30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雷春生;张凤娥;王情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58;B01D5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炼油 废气 中高 浓度 方法 | ||
1.一种处理炼油废气中高浓度氨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1)炼油废气在吸收塔内用正磷酸进行吸收,生成磷酸氢二氨和磷酸二氢铵混合溶液;
(2)然后用提升泵把混合液不断循环,反复吸收氨气,直至完全生成磷酸氢二铵;
(3)把生成的磷酸氢二氨用管道通入到蒸氨塔内,添加10~30ppm的有机脱氮剂;
(4)蒸氨塔内安装Ga-Pt-Ti-Sb-Nb-Sn-Rh/γ-Al2O3催化剂;
(5)向蒸氨塔内通入蒸汽,磷酸氢二铵分解成磷酸二氢铵和氨气;
(6)氨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被还原成氮气,磷酸氢二铵用循环泵打入吸收塔顶,重新吸收管道废气中的氨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处理炼油废气中高浓度氨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脱氮剂由丙酸甲酯、苯甲胺、环内酮组成,其质量比为,添加甘油酯5~40%、苯甲胺10~50%、环内酮5~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处理炼油废气中高浓度氨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中重金属含量以氧化物质量百分比计,氧化镓5~10%、氧化铂10~20%、氧化铊5~20%%、氧化锑10~30%、氧化铌5~30%、氧化锡5~10%、氧化铑5~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340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