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电机定子机壳同轴度工装在审
申请号: | 201210253019.8 | 申请日: | 2012-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35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郑石全;郭启惠;郑石寿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福安市力德泵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31/40 | 分类号: | B23B31/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5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电机 定子 机壳 同轴 工装 | ||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电机定子机壳同轴度工装,是属于高效电机的机壳与定子同轴度加工工装结构和生产工艺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高效电机机壳大多采用铝合金、铝镁合金、钢板卷筒等材料制成,可是这些铝合金、铝镁合金、钢板卷筒材料所构成的机壳很容易在制作过程变形,以致电机定子压入机壳后,电机机壳止口与定子内圆不同轴心,造成电机定子与转子同轴度偏差,电机气隙不平衡,电机振动加大,出现机械噪音,效率低下等后果。
定子本身具有内外圆公差范围的同轴度偏差,即使正常压入机壳也有不同程度的同轴度问题,以致对电机气隙要做的大些,这样电机的效率和功率因数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安装简易,提高加工精度和工作效率的高效电机定子机壳同轴度工装。主要包括有:一种高效电机定子机壳同轴度工装,包括有主轴(1)、外推锥套(2)、胀胎体(3)、压紧螺母(5)、定位销(4)构成,其特征是主轴(1)与外推锥套(2)连接,胀胎体(3)与主轴锥度(12)和外推锥套锥度(21)连接并通过定位销(4)定位,外推锥套(2)同垫片(6)与压紧螺母(5)压紧,压紧螺母(5)与主轴螺栓(15)相配合并可以调节外推锥套(2)在主轴(1)上的轴向移动。
1.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电机定子机壳同轴度工装,其特征有主轴(1)、外推锥套(2)、胀胎体(3)同轴心,并且有相同的锥度配合。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电机定子机壳同轴度工装,特征有胀胎体(3)是有弹性的金属构成并6-8等分线切割槽(31)的整体,具有胀大与缩小回位功能。
附图说明
图1 本发明结构总成主视图;
图2 本发明结构外推锥套视图;
图3 本发明结构胀胎体视图;
图4 本发明结构主轴视图;
图5 本发明结构实施例图。
附图名称编号:主轴(1);外推锥套(2);胀胎体(3);定位销(4);压紧螺母(5);垫片(6);机壳(7);定子(8);主轴根部锥度(11)主轴锥度(12);定位销(14);主轴螺栓(15);外推锥套锥度(21);键槽(22);槽(31);胀胎体锥度(32);止口(71);止口(72);定子内圆(81)。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详述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高加工精度和工作效率的高效电机定子机壳同轴度工装。主要包括有:一种高效电机定子机壳同轴度工装,包括有:
如图1所示主轴(1)、外推锥套(2)、胀胎体(3)、压紧螺母(5)、定位销(4)(14)构成,其特征是主轴(1)与外推锥套(2)通过定位销(14)和键槽(22)可滑动连接;胀胎体锥度(32)与主轴锥度(12)和外推锥套锥度(21)连接并通过定位销(4)定位以免造成转动;外推锥套(2)同垫片(6)与压紧螺母(5)压紧,压紧螺母(5)与主轴螺栓(15)相配合并可以调节外推锥套(2)在主轴(1)上的轴向移动。
如图3所示的一种高效电机定子机壳同轴度工装,其特征有胀胎体(3)是有弹性的金属构成并6-8等分线切割槽(31)的整体,具有胀大与缩小回位功能。
如图1和图5所示实施例中有主轴(1)、外推锥套(2)、胀胎体(3)同轴心,并且有相同的锥度配合,外推锥套(2)向主轴根部方向移动时,胀胎体锥度(32)通过主轴锥度(12)和外推锥套锥度(21)推力使胀胎体(3)向外张开,与紧密压紧电机定子内圆(81)并撑紧定子(8),当主轴根部锥度(11)与机床配合转动时就可以一次性加工机壳(7)的两端止口(71)(72),保证电机定子内圆(81),与电机机壳止口同轴度,外推锥套(2)向轴外移动时胀胎体(3)向内收缩与电机定子(8)内圆脱离。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大幅减小电机气隙长度,提高高效电机效率和功率因数,提高加工精度和工作效率,工艺简单,成本低,安装与拆卸简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福安市力德泵业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福安市力德泵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30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具有相变增塑效应的双相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