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解锰行业钝化废液回收再生装置及其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52270.2 | 申请日: | 2012-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08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叶昌宏;林敏;林楚佳;张峰;张临苏;彭军;欧仁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中绿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42;C02F1/44;C02F103/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裘晖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锰 行业 钝化 废液 回收 再生 装置 及其 处理 方法 | ||
1.一种电解锰行业钝化废液回收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钝化废液存储罐、离心泵、微滤膜元件和离子交换系统;所述钝化废液存储罐、离心泵和微滤膜元件依次连接构成循环回路,所述微滤膜元件和离子交换系统连接;
所述离子交换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离子交换罐A和离子交换罐B,离子交换罐A与微滤膜元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锰行业钝化废液回收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滤膜元件的淡水总出口和离子交换罐A进水阀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锰行业钝化废液回收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离子交换罐A和离子交换罐B为装填C107强酸型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体上带有磺酸基的阳离子交换树脂的离子交换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锰行业钝化废液回收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滤膜元件为管式微滤膜;所述管式微滤膜采用串联的方式连接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锰行业钝化废液回收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锰行业钝化废液回收再生装置设置有依次连接的污泥泵和压滤机;所述污泥泵和压滤机分别与钝化废液存储罐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锰行业钝化废液回收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泵和微滤膜元件之间设置有依次连接的进水阀和进水压力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锰行业钝化废液回收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钝化废液存储罐和微滤膜元件之间设置有依次连接的浓水压力表和浓水回流阀。
8.运用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解锰行业钝化废液回收再生装置进行钝化废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钝化废液收集到钝化废液存储罐中;
(2)当钝化废液收集罐内的钝化废液处于高液位时,打开钝化废液回收再生装置的所有阀门,启动离心泵将钝化废液抽进串联的微滤膜元件中进行错流过滤;
(3)当离子交换罐A的排空管内有水流出时,关闭离子交换罐A排气阀和离子交换罐B排气阀;
(4)启动污泥泵,将钝化废液存储罐内的泥水混合液抽到压滤机进行固液分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钝化废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2)中:
高液位是指钝化废液的液面高度为钝化废液收集罐的罐体高度的4/5;
微滤膜元件运行时,进膜压力>3kg,浓液回流压力<1kg;
通过膜孔的钝化废液为膜产水,膜产水通过微滤膜元件的淡水总出口进入离子交换系统的离子交换罐A,悬浮杂质完全被微滤膜截留,悬浮杂质随膜管内未被过滤的废液流回到钝化废液存储罐内再循环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钝化废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3)中:
离子交换系统运行过程中离子交换罐进出水压差<2kg;钝化废液进水流量根据离子交换罐的处理量进行调节,控制流量不要超过离子交换罐的处理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中绿环保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中绿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227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