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驾驶员无盲区汽车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51924.X | 申请日: | 2012-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84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冯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渊 |
主分类号: | B60J1/02 | 分类号: | B60J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驾驶员 盲区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驾驶员无盲区汽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阻挡了驾驶员前侧方的视线,在路口或弯道不易发现行人、车辆,很容易发生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驾驶员无盲区汽车,开阔了驾驶员前侧方的视线,在转弯时将不存在盲区,提高了安全性。为了配合弧度非常大的前风挡,本发明对汽车的A柱以及驾驶员上、下车方式做了相应的调整和创新。
本发明的特点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
本发明所述的前风挡,其特殊之处在于:它的弧度非常大,对驾驶员形成环抱,保证了驾驶员具有开阔的视野。
本发明所述的汽车的A柱,其特殊之处在于:为了配合弧度非常大的前风挡,将它向车尾方向移动一段距离至驾驶员头部的侧面附近。
本发明所述的驾驶员上、下车方式,其特殊之处在于:为了配合弧度非常大的前风挡,驾驶员上车入座后,需乘座椅向前移动一段距离至驾驶位置方可驾驶汽车;驻车后,驾驶员需乘座椅从驾驶位置向后移动一段距离方可开门下车。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片式前风挡情况下,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2是两片式前风挡组合体情况下,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3是三片式前风挡组合体情况下,本发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驾驶员无盲区汽车由一片前风挡1和A柱4,左右两边的各一扇车门,双排座椅或单排座椅,以及其他必要部分构成。前风挡1弧度非常大,对驾驶员形成环抱,A柱4相应的向车尾方向移动一段距离至驾驶员头部的侧面附近。对于单排座椅的车子:驾驶员上车入座后,需乘座椅向前移动一段距离至驾驶位置方可驾驶汽车;驻车后,驾驶员需乘座椅从驾驶位置向后移动一段距离方可开门下车。对于双排座椅的车子:驾驶员先上车入座,之后需乘座椅向前移动一段距离至驾驶位置,接着后排乘客上车入座,然后驾驶员方可启动汽车;驻车后,后排乘客先开门下车,之后驾驶员需乘座椅从驾驶位置向后移动一段距离,然后驾驶员方可开门下车。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发明一种驾驶员无盲区汽车由两片式前风挡组合体1、2和A柱4,左右两边的各一扇车门,双排座椅或单排座椅,以及其他必要部分构成。两片式前风挡组合体1、2弧度非常大,对驾驶员形成环抱,A柱4相应的向车尾方向移动一段距离至驾驶员头部的侧面附近。对于单排座椅的车子:驾驶员上车入座后,需乘座椅向前移动一段距离至驾驶位置方可驾驶汽车;驻车后,驾驶员需乘座椅从驾驶位置向后移动一段距离方可开门下车。对于双排座椅的车子:驾驶员先上车入座,之后需乘座椅向前移动一段距离至驾驶位置,接着后排乘客上车入座,然后驾驶员方可启动汽车;驻车后,后排乘客先开门下车,之后驾驶员需乘座椅从驾驶位置向后移动一段距离,然后驾驶员方可开门下车。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本发明一种驾驶员无盲区汽车由三片式前风挡组合体1、2、3和A柱4,左右两边的各一扇车门,双排座椅或单排座椅,以及其他必要部分构成。三片式前风挡组合体1、2、3弧度非常大,对驾驶员形成环抱,A柱4相应的向车尾方向移动一段距离至驾驶员头部的侧面附近。对于单排座椅的车子: 驾驶员上车入座后,需乘座椅向前移动一段距离至驾驶位置方可驾驶汽车;驻车后,驾驶员需乘座椅从驾驶位置向后移动一段距离方可开门下车。对于双排座椅的车子:驾驶员先上车入座,之后需乘座椅向前移动一段距离至驾驶位置,接着后排乘客上车入座,然后驾驶员方可启动汽车;驻车后,后排乘客先开门下车,之后驾驶员需乘座椅从驾驶位置向后移动一段距离,然后驾驶员方可开门下车。
在此只例举了三种实施例,本发明一种驾驶员无盲区汽车的前风挡1的外形可以有多种样式和构成组合,A柱4的形态、倾角、向车尾方向移动的距离也不尽相同。他们都属于本发明所陈述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渊,未经冯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19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路定量阀
- 下一篇:雾化干燥装置及雾化干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