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恒温阀及一种阀体组件在审
| 申请号: | 201210251745.6 | 申请日: | 2012-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41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 发明(设计)人: | 袁崇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31/64 | 分类号: | F16K31/64;F16K27/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恒温 阀体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暖通控制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供热用恒温阀。
背景技术
现有暖通控制技术领域用的恒温阀,在室温变化需要调整阀的流量时,一般都是通过温度调节器带动阀杆上的阀瓣频繁作开启和关闭的动作来实现,另外为了防止阀内介质向外泄漏,在结构上采用了多个密封圈,密封圈的材质多为橡胶,实际使用中阀杆在上下动作时密封圈因和阀杆频繁摩擦从而易产生磨损。在较长时间使用后,特别是在较高温度状态下使用时,橡胶圈容易老化失效,造成阀内介质向外泄漏。所以更换阀芯和橡胶密封圈成为了一项常规性的维护工作,一般情况下每年都要进行一次。
如附图9和附图10所示的现有技术的恒温阀,为了防止阀内介质向外泄漏,在结构上设置了多个密封圈。为解决恒温阀阀芯中的阀杆既要能作轴向运动又要保证密封的问题,设置了密封圈27、28,另外为了解决阀体调节端和阀芯之间的密封,设置了密封圈29、30,为保证阀出口端和接头间的密封,此处也采用了一个密封圈31。设置在阀杆上的两个密封圈27、28是动密封,密封圈27、28与阀杆之间会由于阀杆的上下动作而产生摩擦,使用过程中会由于经常摩擦而容易发生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既能承受较高温度和压力,又能长时间可靠工作的恒温阀及其阀体组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恒温阀,包括阀体组件和装有感温材料以感应温度以控制阀开度的温度调节器,阀体组件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包括进口端、出口端、调节端和与所述调节端相对的阀口,所述阀口用于导通所述进口与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组件还包括安装在所述阀体调节端阀腔的阀芯部件,所述阀芯部件包括阀杆、上压板、波纹管、下压板和阀瓣,阀瓣相对所述阀口设置,所述阀体调节端和阀芯部件固定连接,所述阀芯部件中的上压板和下压板分别与所述波纹管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下压板与所述阀杆固定连接,所述上压板设置有上通孔,所述阀杆穿过所述上通孔并可在上通孔中作轴向移动,所述波纹管的内腔与所述阀腔之间通过所述阀芯部件相隔离密封。
优选地,所述波纹管包括固定端与自由端,所述波纹管的固定端和上压板通过焊接连接,所述波纹管的自由端和下压板通过焊接连接,在所述恒温阀动作时,所述波纹管的自由端和下压板在所述阀杆、波纹管的带动下随着阀杆动作而动作。采用焊接手段,使波纹管和上下压板之间的连接强度和密封都同时可以得到保证。
优选地,所述下压板上设置有下通孔,所述阀杆穿过所述下压板的下通孔并与所述下压板通过焊接连接密封,所述阀瓣固定于所述阀杆上并随着阀杆动作而动作。此处采用焊接,可保证阀内介质不从阀杆和下压板间的缝隙处泄漏,同时可保持阀杆和下压板间的准确定位。
进一步,所述阀杆在所述阀瓣与所述下压板之间还设置有开口挡圈,在所述阀瓣与所述阀口之间还设置有拼帽,拼帽与所述阀杆固定连接,所述阀瓣在阀杆上的轴向位置通过所述开口挡圈、拼帽而固定。
更进一步,在阀杆轴向位置,在所述阀瓣与所述开口挡圈之间还设置有挡套,所述挡套、开口挡圈固定于所述阀杆上并随着阀杆动作而动作,所述阀瓣在阀杆上的轴向位置通过所述开口挡圈、挡套、拼帽而固定。
优选地,所述阀芯部件和阀体调节端的连接方式是焊接连接,所述阀体的调节端端口设置有一向内的定位用台阶沉孔,所述阀芯部件的上压板与台阶沉孔相配合,所述上压板位于或部份位于所述台阶沉孔并与所述阀体的调节端端口之间通过焊接固定。这种方式舍弃了其它连接方式需要的密封件和避免了一般连接方式连接时容易发生的泄漏。
优选地,所述阀体组件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阀体的出口端相配合,连接件包括活接头与连接螺母,连接螺母与所述阀体的出口端螺纹连接,阀体出口端有一与活接头配合的锥形或球形密封面,对应地,活接头一端有与阀体出口端的密封面相配合的球形密封面或锥形密封面。此密封面可以保证阀体与接头间连接时的可靠密封。
进一步,所述阀芯部件和阀体调节端的连接方式是螺纹连接,所述阀体的调节端端口设置有内螺纹或外螺纹,所述阀芯部件的上压板设置有相对应的外螺纹或内螺纹,所述阀芯部件和阀体调节端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或通过设置相应的密封面配合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17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汽车势能发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复合式反射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