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种鸡产业化配套系联合选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51099.3 | 申请日: | 2012-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638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陈印权;孙素兰;徐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东;陈印权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产业化 配套 联合 选育 方法 | ||
双选育种法:利用生态遗传学理论和生态优化育种原理,将“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法”有机结合起来,力求在两者之间找到最佳结合点。用“生态杂种遗传指数”实现其方案的育种效果。根据品群系的纯系后代和杂交后代测定结果:A、B、C系分别按品群系自繁后,同时进行A、B正交,B、C正交,配套随机选配,观测其子代生产性能并选种。每个品群系完全随机选3‑5只公鸡,30‑150只母鸡组成。建5‑8个品群系,联合选两个世代,达到产业化配套系联合选育的标准效果。在蛋鸡、肉鸡配套系
一、技术领域
动物遗传育种科学中,“种鸡产业化配套系联合选育方法”,它是高新科技在产业经济与知识经济中的新发明新发现。
二、背景技术(正文内容)
1、产业化配套系联合选育方法,简称“联选法”,是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李东研究员设计并成功实践了的“生态优选育种方案”、“双选育种法”“生态杂种遗传指数”等选育方案、方法和技术上,进一步发展完善的科技创新选育方法。
2、李东研究员30多年来培育的,用含天然dw基因的矮脚肉鸡,特别是北京矮脚油鸡——京凤鸡等等,进行配套系制种,效果独特而优秀。
3、他应用了《生态遗传学》和“杂种遗传力”的理论,通过两至三个世代
4、我国目前家禽产业化育种几乎都是采用1978年国家科委派出于双墨、李东等6位访问学者去罗马尼亚了解掌握的适合科研、教学单位参考的育种制种方法和程序。它只适宜于探索性育种,成与败都是未知数。而产业育种必须是多、快、好、省;必须是短、平、快运作;只许成功,不能失败!这是家禽产业化育种的根本原则。
5、30多年来由于遗传育种理论和实践都有许多新改进、新创造,在总结国内外先进的遗传育种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已经有了新的发明和发现,形成了我国优质家禽独特的“种鸡产业化配套系联合选育方法”。
三、发明内容
1、选育目的与任务:根据现有鸡群存在的问题,通过表型选择、品群系选育和制种技术,进一步提高繁殖率、早期增重、成活率、降低耗料消耗;特别强调提高肉鸡、蛋鸡优良基因纯度,提高8周龄增重速度。但B、C系主要提高产蛋性能与早期增重;同时通过双选育种法,提高配套系“杂种遗传力”水平。特别是对配套B系性成熟的早熟性能选择,肌甘酸、肌内脂肪鸡间脂肪遗传特性的发现,提高鸡肉鸡蛋的品质及风味,比普通鸡肌甘酸提供68%;特别是“脑黄金”,即人体必需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提高了25%以上。
2、育种基础鸡群,品群系从育雏到66周或72周龄(蛋鸡)跟踪纪录统计 见表1-2
3、清群整群:进行表型选择,特别及时对有病鸡、冠萎缩、冠发白、肛紧缩、冠髯发白、成年鸡耻骨距不到三指宽的鸡进行淘汰。调整笼位:把每笼的鸡数调整到2-3只鸡(数量一致)。
4、记录笼位产蛋期:在20-40周龄,每天单笼记录产蛋量,然后4周为一个单元周期,整理二手资料。
5、拣蛋:每天一次性拣蛋,即在下午4:30分之前,4:30分之后的计为第二天的产蛋数,做好记录。
6、产蛋性能选择:父系(A系)在保证早期增重优良的标准下,然后根据笼位产蛋总数计算平均饲养日产蛋率进行选种。母系(B/C)系56 日龄,即早期增重在平均数以上,然后只作产蛋纪录,选平均数以上的作种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东;陈印权,未经李东;陈印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10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