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强污染空气分解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50767.0 | 申请日: | 2012-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4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沧海;孙新友;赵溶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沧海新材料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8 | 分类号: | B01D53/88;B01D53/04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张强 |
地址: | 31502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强 污染 空气 分解 | ||
1.超强污染空气分解器,包括芯片(2)、箱体(1)和紫外光灯(3),所述箱体(1)上设置有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所述进风口(11)处设置有一个引风机(1a),所述紫外光灯(3)设置在所述箱体(1)内,所述芯片(2)内设置有吸附材料和光触媒组成的净化材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壳体为透光材料制成的加热装置(4),所述加热装置(4)设置在所述箱体(1)内,所述芯片(2)设置在所述加热装置(4)内,所述加热装置(4)具有一个进口(41)和出口(42),所述进口(41)处设置有一个可以开启和关闭的门(4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强污染空气分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上设置有柜门(13),所述柜门(13)为透光材料制成,所述箱体(1)的柜门(13)内设置有空腔(131),所述空腔(131)内设置有光催化溶液(132),所述出风口(12)位于所述柜门(13)的外侧,且所述出风口(12)的位置高于光催化溶液(132)的液面高度,所述出口(42)处连接有第一导管(44),所述第一导管(44)与换向阀(45)的进口连接,所述换向阀(45)的出口分别与第二导管(46)和第三导管(47)相连,其中第二导管(46)与出风口相通,所述第三导管(47)通入到所述光催化溶液(132)液面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强污染空气分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柜门(13)外侧的底部设置的底部设置有通孔(134),所述通孔(134)上设置有塞子(13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强污染空气分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2)包括一个转盘(21),所述转盘(21)由电机(7)带动转动,所述转盘(21)内设置有多个壳体(22),所述壳体(22)内设置有净化材料(23),所述壳体(22)内留有供所述净化材料(23)翻转的空隙,所述壳体(22)上设置有通气孔(2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强污染空气分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壁上涂有光触媒涂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强污染空气分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11)处设置有引流罩(111),所述引流罩(111)的出口对着所述加热装置(4)的进口(4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强污染空气分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43)滑动连接在所述进口(41)处。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强污染空气分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材料为纳米矿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强污染空气分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为透光材料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强污染空气分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4)为微波加热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沧海新材料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沧海新材料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076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茶树对硒肥吸收效率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藤茶的扦插繁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