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辐射功率检测方法、系统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50598.0 | 申请日: | 2012-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18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徐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8 | 分类号: | H04W24/08;H04W88/02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辐射 功率 检测 方法 系统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讯领域,尤其涉及无线终端的辐射功率采集方法、系统及无线设备。
背景技术
在使用手机进行通信过程中,手机的辐射功率强弱会受其地理环境、与基站的距离等因素的影响。当手机离基站较远,或者受到建筑物遮挡的时候,手机所接收的信号减弱,为保证用户通话的清晰性和稳定性,手机自身会提高发射功率;另外,当用户身处在离基站非常近的位置时,手机接收信号稳定可靠,手机的发射功率小,但是,基站的发射功率很大。以上两种情形,用户的身体都会受到较强电磁波辐射的伤害。
为及时有效的让用户得知手机辐射大的情形,目前已经出现了相关的辐射报警装置,其包括用于感应外界的无线信号的感应天线,接收到感应信号信号对其进行相应的放大转换,然后与基准数值进行比较,判断所接收的无线信号的强度是否超过预先设定的安全值,如果是则发出相应的报警信息。
上述装置,可使用户在使用手机通话过程中,及时的察觉手机辐射超标的情形,以尽量减少辐射对身体的伤害。但其仍存在不足之处:
1、通过感应天线获取外界的无线信号,并由转换放大设备将获取无线信号进行转换处理,所获取的无线信号的强度数据精确度不高。
2、由于需要在移动通信终端中,如手机中重新安装上述装置,相应的会提高手机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辐射功率检测方法,以提高无线信号的强度的检测精确度,并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辐射功率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物理层获取无线收发模块的无线信号的强度数据;
将物理层获取的无线信号的强度数据传送给接入层;
接入层将接收的无线信号的强度数据与预设的阈值进行比较,判断所述无线信号的强度数据是否超过预设的阈值;
若是,则产生报警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辐射功率检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物理层获取无线收发模块的无线信号的强度数据;
第一传送单元:用于将物理层获取的无线信号的强度数据传送给接入层;
比较单元:用于接入层将接收的无线信号的强度数据与预设的阈值进行比较,判断所述无线信号的强度数据是否超过预设的阈值;
报警单元:若是,则产生报警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线设备,包括上述辐射功率检测系统。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物理层获取无线收发模块所发送的无线信号的强度数据,然后由物理层接数据传送至接入层,由接入层将接收到的无线信号的强度数据与预设的阈值进行比较,判断无线信号的强度数据是否超过预设的阈值,如果超过预设的阈值,则说明辐射强度过大,接入层产生报警信号。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无线信号的强度数据直接由无线收发模块处产生,其通过物理层和接入层后即可与预设的阈值比较,和目前所使用的信号强度采集装置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无须另行增加元器件,有利于节约产品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辐射功率检测实现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辐射功率检测实现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辐射功率检测实现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辐射功率检测系统框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辐射功率检测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一套与传统的辐射功率检测方法完全不同的方式,区别于以往的硬件电路方式,本发明采用纯软件上的改进方式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发明目的。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辐射功率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物理层获取无线收发模块的无线信号的强度数据;
将物理层获取的无线信号的强度数据传送给接入层;
接入层将接收的无线信号的强度数据与预设的阈值进行比较,判断所述无线信号的强度数据是否超过预设的阈值;
若是,则产生报警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05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