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絮凝反应沉淀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50313.3 | 申请日: | 2012-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56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顾勇;张四清;王唯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钛白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1004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絮凝 反应 沉淀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工器械,具体涉及一种絮凝反应沉淀设备。
背景技术
天然水体中常含有泥砂、粘土、腐殖质等悬浮物和胶体杂质及细菌、真菌、藻类、病毒等微生物,它们在水中具有-定的稳定性,是造成水体混浊、颜色和异味的主要原因。混凝处理就是以除去这些杂质为主要目的,使水中悬浮物的含量降至5mg /l 以下,即得到澄清水,习惯上称它们为水的预处理。经过预处理后的水,根据不同的用途再进行深度处理。如作为锅炉用水,还必须用离子交换的方法除去水中溶解件的盐类及用加热或抽真空和鼓风的方法除去水中溶解性的气体。如不首先除去这些杂质.后续处理(如除盐等) 将无法进行。因此,水的混凝处理是水处理工艺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絮凝沉降技术在水处理工艺中是一项广泛应用的技术。它不仅可用于给水处理,还可用于工业废水处理。许多工业废水经絮凝澄清后可返回工艺过程使用。这样不仅充分利用了水资源,而且有利于保护环境,因而有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目前,在水处理中应用的絮凝设备,其缺点是不能根据水质和水量的变化进行调节,水头损失较大,局部絮凝效果差。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一般的絮凝设备均末考虑水质和水量的变化,一旦出现水质和水量的变化,只能更换絮凝设备,从而造成停产等经济损失。
而絮凝后的沉淀环节更为重要,目前的沉淀池主要有为平流式、竖流式和辐流式等,平流式沉淀池构造简单,沉淀效果好,工作性能稳定,使用广泛,但占地面积较大。竖流式沉淀池池体平面为圆形或方形。废水由设在沉淀池中心的进水管自上而下排入池中,进水的出口下设伞形挡板,使废水在池中均匀分布,然后沿池的整个断面缓慢上升。悬浮物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入池底锥形污泥斗中,澄清水从池上端周围的溢流堰中排出。溢流堰前也可设浮渣槽和挡板,保证出水水质。这种池占地面积小,但深度大,池底为锥形,施工较困难。新型的斜板或斜管沉淀池。主要就是在池中加设斜板或斜管,可以大大提高沉淀效率,缩短沉淀时间,减小沉淀池体积。但在实际应用中,斜板沉淀池和间距较小的斜板沉淀池运行一段时间后,或者当水质水量变化时,其沉淀效率和出水水质明显下降,导致斜管和斜板间严重积泥与堵塞,甚至压塌斜管和斜板。因此很多水厂选用占地大、效率低,但运行相当稳定的平流池。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对于斜管沉淀池是由于其六边形结构不利于排泥所致。对于斜板沉淀池,由于间距越小,沉淀效率越高,所以多采用于间距较小的斜板沉淀池,但当斜板间距减小后,其排泥就不顺畅,就会导致斜板间积泥与堵塞。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絮凝反应沉淀设备,絮凝效果好,沉淀效率高并且设备运行稳定,维修率低。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絮凝反应沉淀设备,包括絮凝剂反应箱,所述的絮凝剂反应箱的出水口连接沉淀设备,所述的絮凝剂反应箱包括箱体,所述的箱体里面安装一组横竖交错布置的栅条,所述的箱体上具有絮凝剂添加口。
所述的絮凝反应沉淀设备,所述的沉淀设备包括沉淀池本体,所述的沉淀池本体上通过横竖交错的连接筋连接一组弧形板,所述的沉淀池本体上面有集水槽,所述的集水槽的末端安装出水管,所述的沉淀池本体下面安装沉淀泥斗和排泥管。
所述的絮凝反应沉淀设备,所述的弧形板的弧度为π/4——π/3。
所述的絮凝反应沉淀设备,所述的沉淀泥斗不少于6个。
有益效果:
1.水流经过本发明的交错栅条能够形成更多更强的涡旋,大大提高了絮凝效果,同时增大了水流的有效过水面积,减少水头损失,缩短了絮凝时间。
2.本发明在沉淀池里面设置了一组弧形板,能够有效增强沉淀效果,同时由于弧形板的结构设计使得其承受压力较大,有效避免了现有的斜板沉淀池中的斜板容易出现堵塞甚至压塌斜板的情况。
3.本发明经过多次试验,最终确定弧形板的弧度为π/4——π/3时沉淀效果佳,维修率、故障率低。
4.本发明设计有多个沉淀泥斗,每个沉淀泥斗单独设置排泥管,各自独立排泥,互不干扰,保证沉泥的浓度。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发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钛白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京钛白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03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垫片、应用该垫片的连接模组及滑动机构
- 下一篇:砂石分离和浆水回用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