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铜包钢导体抗拉随行电梯电缆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49810.1 | 申请日: | 2012-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0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孔善祥;许孝新;史孔金;许凤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新时达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7/04;H01B7/08;H01B7/17;H01B7/18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胡美强;杨东明 |
地址: | 20180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钢 导体 随行 电梯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电缆,特别涉及一种铜包钢导体抗拉随行电梯电缆。
背景技术
电梯用的随行电缆是按照IEC(国际电工委员会)60227.6和GB 5023.6标准生产,适用于额定电压300/500V(或450/750V)及以下电梯和升降机械设备等曲绕性连接用的扁形电缆,用作为电源动力连接线用。
导体采用单丝直径不大于0.21mm的TR型铜丝绞合的第5种导体(即软导体),长期允许工作温度不超过70℃,敷设环境温度应不低于0℃,安装自由悬挂长度不超过35m,移动速度不超过1.6m/s,电缆敷设安装允许弯曲半径应不小于电缆小边的6倍。
当超出上述限制时,电梯电缆应增加承力元件。目前各电梯电缆生产厂家及大部分承力原件多为在随行电缆中增加两根钢丝1(如图1所示)。所采用的承力元件均为两股绞合钢丝。该结构的电缆的钢丝绳有出现抽离的风险,并且软铜导体在运行过程中易出现断芯的现象,断芯后会影响电梯内部件的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电梯电缆中软铜导体容易发生断芯现象的缺陷,提供一种铜包钢导体抗拉随行电梯电缆。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铜包钢导体抗拉随行电梯电缆,包括若干包覆于一成缆线芯外护套内的线芯,其特点在于,每一所述线芯包括一弹性填充线及环设于所述弹性填充线四周的铜包钢绞合导体,所述铜包钢绞合导体外包覆有一绝缘层。
较佳地,所述铜包钢胶合导体由若干股铜包钢丝绞合而成。
较佳地,所述铜包钢丝的直径为0.1mm~0.2mm,铜含量为40%~60%。
较佳地,所述绝缘层采用弹性体聚氯乙烯制成。
较佳地,所述弹性填充线采用弹性体材料制成。
较佳地,所述成缆线芯外护套采用弹性体聚氯乙烯或聚氨酯制成。
上述结构中多处采用弹性体,其价格便宜且能够满足电梯电缆弯300万次曲的要求
本发明中,上述优选条件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发明各较佳实施例。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铜包钢导体抗拉随行电梯电缆采用了创新材料和创新结构。优化了现用带钢丝承重的随行电梯电缆的结构,提高了导体的抗拉强度,提高了电梯电缆在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其可以广泛应用于高层电梯中。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电梯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铜包钢导体抗拉随行电梯电缆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2所示,本发明铜包钢导体抗拉随行电梯电缆包括若干包覆于一成缆线芯外护套5内的线芯。其中,每一所述线芯包括一弹性填充线2及环设于弹性填充线2四周的铜包钢绞合导体3,并且在铜包钢绞合导体3外包覆有一绝缘层4。
优选地,铜包钢胶合导体3由若干股铜包钢丝绞合而成。此处的铜包钢丝的直径为0.1mm~0.2mm,铜含量为40%~60%。另外,绝缘层4优选为采用弹性体聚氯乙烯制成,其可以起到电气绝缘和耐弯曲作用。弹性填充线2采用弹性体材料制成。成缆线芯外护套5采用弹性体聚氯乙烯或聚氨酯制成,其采用挤压式的挤出方式制成,将成缆线芯空隙填充压实,保证了电缆的稳定性。
另外,上述各个部件的制成优选采用挤包压制而成,当然其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进行加工而成。
本实施例中,铜包钢绞合导体采用多股0.10mm~0.20mm,且铜含量为60%的细铜包钢丝绞合。通过计算设计绞合后的导体直流电阻满足GB/T3956中第5种软导体,其具体的结构在GB/T3956中有详细规定。
相应标称截面规定的电阻值,保证采用铜包钢导体不影响电能或电信号的传输。同时,该铜包钢导体强度达到780MPa,远远大于铜丝230MPa的抗张强度,提高了电缆导体的强度,防止了断芯现象的出现,提高了电缆在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本发明采用铜包钢导体来代替随行电缆中的钢丝承重元件,因铜包钢导体体中的钢兼具导电和抗拉作用,与现用带钢丝承重的随行电缆相比,可节约铜材的使用量,减轻电缆的重量。
例如,以电梯随行控制电缆TVVB(G)300/500V48×0.75为例,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电梯电缆(如图1所示),其结构具有两股钢丝为承重元件。在温度为20℃时,导体直流电阻的最大值为26.0Ω/k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新时达电线电缆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新时达电线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98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点设备、通信系统以及信道选择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变流道截面积回热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