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豚鼠生态养殖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49122.5 | 申请日: | 2012-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63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董晓宁;李文杨;高承芳;张晓佩;刘远;林碧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A23K1/18;A23K1/14;A23K1/16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13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豚鼠 生态 养殖 技术 | ||
1.一种豚鼠生态养殖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场地选择、栏舍建设、养殖方法、牧草种植基地建设、饲喂、管理和粪便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豚鼠生态养殖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场地选择:豚鼠养殖场位于背风朝阳,地形高、干燥、通风、排水良好、光照条件良好的地方,且位于居民区下风向,周围500米以内没有化工厂、皮革厂、大型畜牧场污染源,远离公路、铁路噪音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豚鼠生态养殖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栏舍建设:栏舍内地面具有防反潮层,墙体安装多个宽大窗户,以利夏季夜晚开窗通风,白天高温时关窗避热,冬季白天开窗通风取暖,夜晚关窗保温;栏舍屋顶为双层设置,以利冬季保温、夏季隔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豚鼠生态养殖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方法为笼养、箱养、池养、立体式养或散放式养;其中池式圈养是在豚鼠舍内做成若干平面养殖池,池内分成用砖头、水泥、板、石、土坯、篱笆或铁网建造成的小格,池底自下向上铺垫生石灰、稻壳或木屑或干稻草,以利保暖吸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豚鼠生态养殖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牧草种植基地:牧草种植以冷季型和热季型牧草轮作,满足全年均衡供草;特别以禾本科为主,品种多样化,禾本科和豆科牧草混播;春季播种皇竹草、杂交象草、甜高梁、甜象草或大翼豆,秋季播种多花黑麦草、紫花苜蓿或白三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豚鼠生态养殖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饲喂:将牧草刈割后(不能带雨水和露水)切成10cm左右的长度饲喂;中小豚鼠每只每日饲喂80-120克,体重400克以上每只每日饲喂150-220克,每天饲喂2次,上午7点,下午4点;并适当补充一点混合饲,所述混合饲为玉米30%-35%,豆粕15%-18%,麸皮15%,米糖35%,食盐1%,微量元素1%,冬季增加玉米比例为45%-60%,每只每日10-20克,分2次饲喂,上午8点,下午5点;饲养豚鼠时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VC或饲喂新鲜蔬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豚鼠生态养殖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包括有合理分栏,夏天天气炎热出生15-20天分栏,冬天天气寒冷出生20-25天分栏,按体重大小及体质强弱分池饲养,以利于吃食均匀,生长发育平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豚鼠生态养殖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粪便处理:将豚鼠的粪便集中经高温发酵后,配制成有机肥,作为牧草基地的肥料,以培肥地力和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结构,促进牧草快长丰产;将粪便污物消纳吸收,以避免污染,变污为宝,循环利用,实现生态养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未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912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器官保存液及其配制方法
- 下一篇:皮肤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