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纤适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47222.4 | 申请日: | 2012-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3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丁深根;宋启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日海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38 | 分类号: | G02B6/38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 适配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纤适配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活动挡板结构的光纤适配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脑网络行业也在不断的发展。近年来,为了实现不同设备和系统之间灵活连接的需要,开发了光纤与光纤之间的活动连接器,我们一般称为光纤适配器,主要应用包括通讯、局域网、光纤到户、高质量视频传输、光纤传感、检测仪器仪表、CATV(community antenna television共用天线电视)等。
光纤适配器,其具有供光纤接头插入的开口腔体。现有技术中一般在端口处通过塑料的插拔式塞子或保护帽,以对光纤适配器起到保护及防尘的作用。
但由于使用和施工过程中光纤适配器的开口腔体一端经常需要插拔,而光纤适配器中的陶瓷开口管需要做好严格的防护,因此端口在不使用的时候需要插上塞子或盖上保护帽,尤其在施工环境比较恶劣的机房,灰尘进入陶瓷开口管后会影响光纤适配器的连接损耗。同时,在光纤到户日渐普及的情况下,光纤适配器将安装于每家每户的光纤接入面板上,作为日常使用的网络端口,光纤插拔次数多。在光纤传输过程中,如果眼睛直视开口腔体的端口内,光纤内工作中的激光会灼伤人的眼睛。因此不用的时候需要及时盖上端口的保护帽,但是现有的插拔式保护帽具有容易丢失,容易被忽视(忘记盖上)的缺点,产品可靠性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光纤适配器,其可防止人眼直视光纤适配器内的激光,安全可靠性高,而且还可防止外部的灰尘等杂质进行光纤适配器内部并附着于光纤上而影响光纤的通信性能,利于降低光纤适配器的连接损耗。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光纤适配器,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具有用于供光纤插入的开口腔体,所述开口腔体内或者所述开口腔体的开口处设置有用于弹性封挡所述开口腔体的挡板结构,所述挡板结构包括共同封挡于所述开口腔体处的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所述第一门板转动连接于所述开口腔体的一侧,所述第二门板转动连接于所述开口腔体的另一侧;所述第一门板与所述壳体组件之间、所述第二门板与所述壳体组件之间均设置有弹性件。
具体地,所述第一门板与所述第二门板均朝所述开口腔体内倾斜设置,所述第一门板的边缘与第二门板的边缘之间相贴接触;所述第一门板与所述第二门板之间呈“V”字形设置。
更具体地,所述第一门板与所述第二门板相贴接触的边缘设置有活动咬合结构,所述活动咬合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门板边缘处的第一卡槽和第一卡块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门板边缘处的第二卡块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卡块相配合,所述第一卡块与所述第二卡槽相配合。
具体地,所述第一门板与所述第二门板之间相对所述开口腔体的开口方向错位设置。
具体地,所述第一门板、第二门板均分别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组件;所述弹性件为扭转弹簧,其具有螺旋部和连接于所述螺旋部的第一弹臂和第二弹臂;所述转动轴分别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一门板、第二门板,所述转动轴的两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组件,所述转动轴的中段设置有用于供所述螺旋部卡入的缺口。
更具体地,所述第一门板、第二门板上开设有容置槽,所述第一弹臂卡设并抵顶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第二弹臂抵顶于所述壳体组件。
具体地,所述壳体组件包括本体和防尘帽主体,所述防尘帽主体固定卡套于所述本体的一端,所述本体与所述防尘帽主体共同界定形成所述开口腔体;所述本体与所述防尘帽相向的一端,开设有用于供所述转动轴卡入的卡口。
更具体地,所述本体与所述防尘帽主体之间设置有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包括开设于所述本体外周壁的导槽以及设置于所述防尘帽内周壁的导轨,所述导槽设置有至少两条且其宽度不同,所述导轨与所述导槽相匹配。
更具体地,所述本体内固定设置有衬管,所述衬管具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固定设置有陶瓷开口管;所述本体的侧壁对应于所述衬管处,开设有安装窗口,所述安装窗口处固定设置有用于封盖所述安装窗口的盖板。
更具体地,所述防尘帽通过卡扣结构连接于所述本体上;所述本体的外侧还套设有可压紧于所述盖板的弹片构件,所述弹片构件的两侧设置有弹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日海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日海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72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