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膜扁平电缆插座连接器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210246670.2 | 申请日: | 2012-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10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清;关建利;王作奇;蒙大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39 | 分类号: | H01R13/639;H01R12/7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8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膜 扁平 电缆 插座 连接器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创作系关于一种连接器组件,尤指一种薄膜扁平电缆插座连接器组件,其具有插座连接器可以相互结合的薄膜扁平电缆,在两者结合后,且插座连接器以稳固方式扣住薄膜扁平电缆以避免薄膜扁平电缆意外脱落。
背景技术
请参照图11,传统安装于电路板上的插座连接器组件包括一连接器90以及一软扁平电缆95。连接器上形成有一插接口900,在插接口900内设置有复数端子,此外,在插接口900的内底面上形成有二扣块91。该软扁平电缆95的接驳端可插入结合于插接口内,在软扁平电缆95接驳端两侧分别形成有一开放槽951,以便分别与扣块91相扣,达到结合的目的。此外,各端子前端可呈U形状并于软扁平电缆95插入插接口时挟持软扁平电缆95的接驳端。
然而,上述连接器的扣块91与软扁平电缆95的开放槽951之结合并不稳固,当软扁平电缆95受到外力拉扯时容易变形,此时扣块91容易相对开放槽951横向向外移动而脱离开放槽951,使得软扁平电缆95意外脱落。
发明内容
本创作人有鉴于传统的连接器与软扁平电缆无法牢固结合,导致软扁平电缆容易脱落的缺点,改良其不足与缺失,进而创作出一种薄膜扁平电缆插座连接器组件。
本创作主要目的系提供一种薄膜扁平电缆插座连接器组件,其具有插座连接器可以相互结合的薄膜扁平电缆,在两者结合后,且插座连接器以稳固方式扣住薄膜扁平电缆以避免薄膜扁平电缆意外脱落。
为达上述目的,本创作之一种薄膜扁平电缆插座连接器组件,包括一插座连接器及一薄膜扁平电缆,其中:
该插座连接器包含一绝缘本体、复数端子、二固定件以及一锁扣件,所述绝缘本体前端形成一插槽,在绝缘本体前端靠两侧处形成二结合孔,所述复数端子设置在插槽内,所述二固定件分别固定设置在结合孔内,在各固定件上缘处分别形成有一枢槽,以及所述锁扣件枢设在二固定件上,且具有一扳块、二延伸块和二枢轴,以及二锁扣柱,该二延伸块分别自扳块的二端垂直突伸,该二枢轴分别自相对应的延伸块朝外突伸,且以可转动方式分别设置在对应固定件的枢槽中,该二锁扣柱分别自对应的延伸块突伸;
该薄膜扁平电缆一端作为一连接端而以可拆卸方式插入连接器绝缘本体的插槽内,在所述薄膜扁平电缆的连接端靠两侧处分别形成有一锁扣孔,各锁扣孔为一封闭孔而具有封闭的内缘;
其中,当所述薄膜扁平电缆的连接端插入连接器绝缘本体的插槽中时,向下枢转该锁扣件使得二锁扣柱分别穿过对应的薄膜扁平电缆锁扣孔,以避免薄膜扁平电缆脱落。
在本创作之实施例中,所述绝缘本体后端形成有一组装槽;各端子呈H形而具有一固定段、二夹钳段以及二弹性段,两夹钳段自固定段朝前突伸,且两夹钳段之间形成一夹钳空间以便容纳薄膜扁平电缆的连接端,两弹性段分别对应夹钳段且自固定段朝后突伸,且两弹性段之间形成一可扩张空间;一控制件以可枢转方式设置在绝缘本体的组装槽内,在控制件上形成有一设置在各端子的可扩张空间之中的控制杆,该控制杆具一非圆形截面,使得控制件位于一旋转角度时控制杆以不向外压迫二弹性段,而控制件位于另一旋转角度时,控制杆抵靠且向外压迫两弹性段并且扩大该可扩张空间,同时二夹钳段的前段朝彼此靠近而对薄膜扁平电缆进行夹钳。
在本创作之实施例中,所述绝缘本体的组装槽的二内侧壁上分别形成有一止挡块;该控制件两侧分别突伸有一转轴,当控制件由后朝前进入组装槽后,各转轴被相对应的止挡块所抵住而使控制件无法向后脱出。
在本创作之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前端形成有一定位缺口;锁扣件的扳块上设置有一定位杆,定位杆两端分别自扳块两端朝外突伸,于锁扣件向下枢转时,定位杆两端分别结合于相对应的定位缺口。
在本创作之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杆是一体成型在锁扣件上。
在本创作之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杆为一金属杆而穿设在锁扣件上。
藉由上述技术手段,由于锁扣件的锁扣柱为柱状,具有充足的长度,故能确实穿过薄膜扁平电缆上的锁扣孔,且薄膜扁平电缆上的锁扣孔是封闭孔,纵使薄膜扁平电缆受到外力拉扯而稍微变形,锁扣柱亦无法由横向脱出锁扣孔。因此,使薄膜扁平电缆可透过锁扣件被稳固的结合在插座连接器上,从而避免意外脱落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创作立体大部分解图。
图2是本创作立体外观图。
图3是本创作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创作侧面剖视图。
图5是本创作另一侧面剖视图。
图6是本创作接续图4的侧面剖视操作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66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