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冰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45839.2 | 申请日: | 2012-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87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孙周炫;李旭镛;李东勋;金东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LG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5C1/10 | 分类号: | F25C1/10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金相允;崔香丹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冰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制冰机。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冰箱是在由门遮蔽的内部的储存空间中能够低温储存食物的家电装置。所述冰箱构成为,利用通过与冷冻循环中循环的制冷剂的热交换而产生的冷气来冷却储存空间的内部,使得以冷藏或冷冻状态保管储存空间中储存的食物。
此外,在冰箱的内部可以提供用于制冰的制冰机。所述制冰机构成为,从供水源或水箱供给的水容纳于制冰托盘并能够制作冰块。并且,所述制冰机构成为,将制冰完成的冰块以加热方式或扭转(twisting)方式从所述制冰托盘剥离。
如上所述自动地供水及剥离冰块的制冰机具有向上方开口地形成,以提起成型的冰块的结构。此外,从如上所述结构的制冰机制成的冰块被制成为新月形态或立方体形态等至少一面具有平坦的面的冰块。
另一方面,在冰块的形态以球形形成的情况下,在使用冰块时会更加便利,并能够向用户提供另类的使用感受。并且,在储存制成的冰块时,也能够使冰块之间接触的面积最小化,从而使冰块缠结粘贴的情况最小化。
另一方面,在日本公开专利第2008-170086号中公开了由可分离的盘形状的制冰机能够制作出如弹珠或球形的立体形状的冰块的制冰机。
但是,日本公开专利第2008-170086号的制冰机是手动方式的制冰机,需要通过手动操作制造出球形的冰块,因此存在有引起使用上的不便的同时,制冰量也不足的问题。
此外,韩国公开专利第2011-0037609号的制冰机涉及自动方式的制冰装置,其包括:制冰托盘;托盘盖,可移动地具备并通过与制冰托盘的结合而形成制冰空间;驱动部,使制冰托盘进行旋转。具有该构成的制冰装置虽然能够自动地进行制冰,但是会存在无法顺畅地进行用于制冰的供水及冰块剥离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冰球形的冰块,并在储存制成的冰块时,防止其相互缠结的制冰机。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通过自动供给的水制作出球形的冰块后,能够剥离冰块的制冰机。
为了达到如上所述的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托盘部件,其包括具有上部冰格的上板托盘和具有下部冰格的下板托盘,所述下部冰格紧贴于所述上部冰格来形成球形冰格,驱动单元,其设置于所述托盘部件的一侧且用于提供动力,该动力用于使所述上板托盘和所述下板托盘中的某一个从另一个分离或使某一个紧贴于另一个,顶出单元,其设置于所述托盘部件的一侧,用于对在所述球形冰格的内部形成的冰块进行分离;所述上板托盘和下板托盘中的某一个通过所述驱动单元在上下方向上进行直线运动。
根据所提示出的实施例,在上板托盘和下板托盘盖上的状态下进行供水时,在形成球形状的空间的多个制冰格的内部制作冰块。因此,能够制造出球形状的冰块,使在储存冰块时冰块之间相互接触的面积最小化,并防止冰块相互缠结,从而实现提高储存性及使用便利性的效果。
此外,具有所述上板托盘的一部分插入于所述下板托盘并进行型合的结构,由此,在所述制冰格中能够制冰出接近完整的球形状的冰块,从而实现提高制冰性能的效果。
此外,由于采用设置于所述上板托盘的上方的顶出单元,所以使所述制冰机的剥离冰块所需的发热量最小,从而实现基于此的冷却性能的提高及消耗电力的减少。
并且,由于能够通过上下移动的顶出器来剥离冰块,所以能够实现机械方式的冰块剥离,具有能够执行更加具有可靠性的冰块剥离动作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冰箱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所述冰箱的门开放的形态的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制冰机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上板托盘的俯视图。
图5是图4的5-5’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下板托盘的俯视图。
图7是示出图6的7-7’的剖面形状的剖视图。
图8是示出上板托盘结合于下板托盘的形态的制冰机的侧剖视图。
图9是示出供水状态下的制冰机的状态的侧剖视图。
图10至图13是依次地示出所述制冰机的动作的图。
图14至图16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制冰机的冰块剥离过程的分解立体图。
图17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制冰机的分解立体图。
图18至图20是依次地示出了从所述制冰机剥离冰块的状态的图。
图21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制冰机的分解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电子株式会社,未经LG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58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阻制动装置及列车车体
- 下一篇:一种瘪胎助力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