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材预牵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44450.6 | 申请日: | 2012-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90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徐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康润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19/00 | 分类号: | B66F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105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材 牵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牵引钢材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管材预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牵引机是型材生产过程中,为了减少弯曲和扭曲现象,提高成品的合格率,对型材进行导向和牵引的装备。牵引机通常采用直流马达驱动,PLC可编程电脑控制,自动化程度高,可实现完全联动生产。牵引机依靠其连接装置与初步定型的管材之间的摩擦力为动力,为管材或棒材提供一定的牵引力和牵引速度,使管材或棒材以设定的速度自行冷却、定型和输送,已获得相应壁厚的管材和相应直径的棒材。牵引机对控制管材的壁厚十分重要,在不同牵引速率下管材的壁厚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一般牵引速率快则管材壁相对较薄,反之,牵引速度慢,则壁厚会增加。为保证所生产的管材或棒体的质量,牵引机除了必须要有平稳均匀的牵引力和牵引速度外,牵引力必须沿管材或棒体的中心线施加。现有的牵引机连接管材有的采用手工旋转首轮的方法使上下压轮压紧牵引管材的方法,采用这种方式装夹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效率低;有的是通过气动调中心装置调节履带牵引组件进行上下移动实现牵引力沿管材或棒材的中心线施加,这种设置方式的弊端为气动调中心装置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而且经常发生故障,故增加了维修工作量和维修成本,也降低了生产效率。另外,现有的牵引机多采用链传动的方式,造成牵引机在工作时速度不平稳,集体占用空间大,不利于或不方便牵引大口径的管材。
由上可见,为了使现有的管材牵引装置制造成本低,生产效率高,方便操作,可牵引不同规格的管材,牵引力能准确沿管材或棒体的中心线施加,确保牵引平稳,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管材预牵引装置,其制造成本低,生产效率高,操作方便,可牵引不同规格的管材,牵引力能准确沿管材或棒体的中心线施加,牵引平稳。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管材预牵引装置,包括牵引机,所述牵引机上设置有卷取机和支撑轮,所述卷取机和支撑轮上均设有牵引轨道,所述牵引轨道内设置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贯穿牵引机,其中,所述牵引绳连接连接器,所述连接器连接管材。
上述的管材预牵引装置,其中,所述连接器包括连接管一、连接管二、连接管三和连接环;所述连接管一数量为2根,其对称设置于连接管二两侧;所述连接管一、连接管二的一端与连接管三连接,另一端与连接板连接。
上述的管材预牵引装置,其中,所述支撑轮数量为2个,所述连接管三的中部设置有调节螺杆一,所述连接管二的端部设置有调节螺杆二。
上述的管材预牵引装置,其中,所述牵引绳为钢丝绳。
上述的管材预牵引装置,其中,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连接环。
本发明对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管材预牵引装置,通过在连接管三的中部设置调节螺杆一,在连接管二的端部设置调节螺杆二,可以根据管材的口径大小方便的调节调节螺杆一,可实现牵引不同规格的管材,通过调节调节螺杆二,可以使牵引力能准确沿管材的中心线施加,实现牵引平稳,且本产品制造成本低,生产效率高,操作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管材预牵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 卷取机 2 牵引绳 3 支撑轮
4 牵引机 5 连接器 6 管材
7 连接管一 8 连接管二 9 连接管三
10 调节螺杆一 11 调节螺杆二 12 连接板
13 连接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管材预牵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见图1和图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材预牵引装置,包括牵引机,所述牵引机上设置有卷取机1和支撑轮3,所述支撑轮3数量优选为2个,所述卷取机1和支撑轮3上均设有牵引轨道,所述牵引轨道内设置有牵引绳2,所述牵引绳2贯穿牵引机,其中,所述牵引绳2连接连接器5,所述连接器5连接管材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康润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康润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44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