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牛蒡茶加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44348.6 | 申请日: | 2012-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65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王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旺达农副产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高桂珍 |
地址: | 2217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牛蒡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的牛蒡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牛蒡茶色泽金黄、香味宜人,是老幼四季皆宜的高级营养饮品。牛蒡所含纤维为水溶性纤维,采用饮茶法可获取,对减肥者既经济又方便。饮牛蒡茶具有利尿、通便、防治痔疮,排毒、清血养颜,调节血糖血脂,降血压、胆固醇,健脾胃,补肾壮阳,对糖尿病、类风湿、肥胖症、癌症有明显的效果。因为牛蒡茶是纯天然的食补营养品,它一方面可以排除毒素,另一面以营养成分进行滋补和调理,达到排补调合一体的功效,对人体健康有显著功效,被世界各国誉为新世纪最具营养价值的健康食补品。
目前,市场上的牛蒡茶原料选取范围较广,如从6月份到11月份收货的鲜牛蒡,或者春牛蒡过冬以后收获的鲜牛蒡。同时茶片分级不均,同一包牛蒡茶,有大片、有小片、有碎片、有厚片有薄片,牛蒡片状大小的不同导致了在烘烤的时候、牛蒡有的烤的轻味道淡、有的烤的重有糊味。牛蒡茶多是鲜牛蒡在切片以后采用室外晾晒的方法,使其自然晒干加工。此方法虽然节省了成本,但是存在质量隐患,因为在室外晾晒切好的鲜牛蒡片,吸收灰尘,碰上大风灰尘尤甚,如果遇上阴雨天,牛蒡要晾晒好几天,导致牛蒡片颜色发黑;另外,牛蒡雨淋后味道变酸,如果是长期雨天,牛蒡片还会发霉。炒制牛蒡时,多选用炒锅炒制,常用的有电炒锅和煤炒锅,把牛蒡干片放在锅内采用轮流旋转的方式炒制,正如集市上炒制花生一般。一般炒制45分钟左右。上述炒制方法会导致牛蒡茶片上面有灰星,影响牛蒡茶色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牛蒡茶加工方法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牛蒡茶加工方法,该方法在传统方法基础上进行了科学创新,运用先进的烘烤方法将牛蒡精制为天然保健食品,不仅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而且加工方法简单易行,推广了牛蒡的食用范围,提高了农村的经济效益,拓宽了市场前景。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牛蒡茶加工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为:
(1)精选八月份收获的直径在2.0~3.0 cm之间的牛蒡,并且所选的牛蒡肉质密实、膳食纤维及微量元素充足,然后在冷库里至少存放2个月,使牛蒡外部水分风干和内部糖化。
(2)将选好的原料清洗后,用搓皮机除去外皮,然后将去皮的原料用切片机切片,切片厚度为3.0~4.0 mm。
(3)将牛蒡片放置在热炕上的铁片上持续烘炕,使得牛蒡片干燥至水分含量为5%~15%为止。
(4)将炕干的牛蒡片放置在烤箱内烘烤,烘烤条件为先用100℃的温火烘烤1.0~1.5小时,然后缓慢加热到120℃左右烘烤不超过2.0小时,并且烘烤时要不断翻牛蒡片,使牛蒡片受热均匀,直至牛蒡片的颜色变成金黄色。
(5)将加工完毕的牛蒡茶包装入袋或盒内,然后装箱。
使用时,人们只需将包装袋或包装盒内的牛蒡茶按照自己喜好取出,放入杯中,然后用热水冲泡,一段时间后即可食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牛蒡茶加工方法在传统方法基础上进行了科学创新,运用先进的烘烤方法将牛蒡精制为天然保健食品,不仅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而且加工方法简单易行,推广了牛蒡的食用范围,提高了农村的经济效益,拓宽了市场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该牛蒡茶加工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为:
(1)精选八月份收获的直径在2.0~3.0 cm之间的牛蒡,并且所选的牛蒡肉质密实、膳食纤维及微量元素充足,然后在冷库里至少存放2个月,使牛蒡外部水分风干和内部糖化。
(2)将选好的原料清洗后,用搓皮机除去外皮,然后将去皮的原料用切片机切片,切片厚度为3.0~4.0 mm。
(3)将牛蒡片放置在热炕上的铁片上持续烘炕,使得牛蒡片干燥至水分含量为5%~15%为止。
(4)将炕干的牛蒡片放置在烤箱内烘烤,烘烤条件为先用100℃的温火烘烤1.0~1.5小时,然后缓慢加热到120℃左右烘烤不超过2.0小时,并且烘烤时要不断翻牛蒡片,使牛蒡片受热均匀,直至牛蒡片的颜色变成金黄色。
(5)将加工完毕的牛蒡茶包装入袋或盒内,然后装箱。
使用时,人们只需将包装袋或包装盒内的牛蒡茶按照自己喜好取出,放入杯中,然后用热水冲泡,一段时间后即可食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旺达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未经徐州旺达农副产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43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树移植保活保鲜装置
- 下一篇:一种树枝拉枝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