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黑色金属零件用水基清洗剂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43535.2 | 申请日: | 2012-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68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杨俊;汪小龙;袁清和;张奎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安美润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G1/26 | 分类号: | C23G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523808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黑色金属 零件 用水基清 洗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洗剂,特别涉及一种黑色金属零件用水基清洗剂。
背景技术
黑色金属材料为工业上对铁、铬和锰的统称,亦包括这三种金属的合金,尤其是合金黑色金属钢及钢铁。在机加工和机械设备、汽车等的维护与修理时,比较传统的方式是采用柴油、煤油或汽油作清洗液来清洗零件,这不仅浪费能源,且存在着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稍有不慎,则可能酿成火灾。近年来,金属清洗剂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能够很好地替代柴油、煤油和汽油来清洗零件。目前国内外黑色金属用清洗剂普遍采用溶剂清洗、强酸强碱清洗等。溶剂清洗主要利用溶剂型清洗剂通过适当的设备进行蒸汽清洗或浸洗。由于溶剂型清洗剂不但昂贵且具有易燃和损伤皮肤的缺点,同时也是环境污染物,需要用高费用的方法和特殊的装置来防止蒸汽泄漏以及回收和处理利用过的溶剂,同样存在安全隐患,不环保极易造成环境污染,同时增加经济成本。而强酸强碱清洗是利用强酸(例如浓硫酸、浓盐酸、浓磷酸)或强碱(如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等)的强烈的化学作用来除去污物,强酸强碱腐蚀性极强,容易腐蚀零件,对设备有损害,容易造成众多金属设备的渗漏甚至报废和生产的停滞。以上两种方法均存在着干燥后有残留,黑色金属零件容易被腐蚀,表面质量差以及不安全环保、后序废液处理困难等缺点。随着现代工业特别是汽车、摩托车和飞机等装配产业的迅猛发展,随之其装配工业的零部件表面清洗剂提出了绿色环保,不燃不爆,快速安全等高要求。
因此,需要一种黑色金属零件用水基清洗剂,不腐蚀黑色金属零件本身,去污能力强且清洗速度快,清洗效果好,被清洗的黑色金属表面质量好,不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且对工作环境不会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不含有害物质,对操作人员无毒害,具有较好的安全环保性,且对清洗过的黑色金属零部件有防锈蚀作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黑色金属零件用水基清洗剂,具有强力渗透能力,能渗透到清洗物底层,能迅速溶解清除附着于金属表面的各种污垢和杂质,清洗时无再沉积现象,清洗过程对金属表面无腐蚀、无损伤,清洗速度快,清洗后金属表面洁净、光亮,金属表面质量好,能有效保障黑色金属的加工精度,不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使用时安全系数高,对工作环境也不会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不含亚硝酸盐、苯酚、甲醛等危害环境物质,使用时借助清洗时的加热、刷洗、喷淋、振动或超声波等方式使得油污尽快脱离工件表面,从而分散到清洗液中,对操作人员无毒害,具有较好的安全环保性,废液处理容易,清洗成本低且经济效益高;同时能够有效改善加工环境和车间卫生状况,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该清洗剂对清洗过的黑色金属零部件有短期防锈蚀作用,防锈期超过10天。
本发明的黑色金属零件用水基清洗剂,清洗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份:2-10%醇醚羧酸盐、2-10%多元羧酸盐、5-20%醇醚表面活性剂、5-10%油酰胺、1-2.5%二乙醇胺、1-2.5%三乙醇胺、0.1-2%苯并三氮唑,0.5-2%苯甲酸盐、0.5-2%乙二胺四乙酸盐、2-10%醇类、0.001-0.01%着色剂、其余为去离子水加至100%;
进一步,清洗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份:6%醇醚羧酸盐、6%多元羧酸盐、12%醇醚表面活性剂、7.5%油酰胺、1.75%二乙醇胺、1.75%三乙醇胺、1%苯并三氮唑,1.2%苯甲酸盐、1.2%乙二胺四乙酸盐、6%醇类、0.005%着色剂、其余为去离子水加至100%;
进一步,所述多元羧酸盐为己二酸、癸二酸、十一二酸、IRGACOR L190、柠檬酸钠、葡萄糖酸钠、羟基乙酸钠、二聚酸钾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进一步,所述醇醚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山梨糖醇单油酸酯、聚氧乙烯脱水山梨糖醇单油酸酯、壬基酚醚磷酸甲酯乙醇胺盐、油酸乙二醇酯、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钠、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进一步,所述油酰胺为油酸三乙醇胺、油酰肌氨酸十八胺、椰油酸乙二醇酰胺、硼化油酰胺、油酸乙二醇酰胺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进一步,所述醇类为乙醇、异丙醇、正丁醇、十二醇、乙二醇、丙三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进一步,所述着色剂为酞菁、靛蓝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安美润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安美润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35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