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三光气合成油酰氯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43501.3 | 申请日: | 2012-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1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柴多里;吴杰;鲍远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六安科瑞达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57/66 | 分类号: | C07C57/66;C07C51/6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0009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光气 合成 油酰氯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关于油酰氯的新型合成方法,具体是以油酸和三光气为原料合成油酰氯的方法。
二、背景技术
酰氯的合成是以羧酸和酰化试剂为原料进行反应,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三氯化磷法便于制备低沸点酰氯;五氯化磷法用于制备沸点较高的羧酰氯,应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而且生成的含磷化合物后处理较为困难;氯化亚砜法制备酰氯的反应条件温和,但是氯化亚砜用量较大,生产成本较高,且对设备腐蚀严重;光气法工业化应用较早,但光气是剧毒气体,在使用、运输及存储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危险性。相对于上述四种有毒管制药品,固体光气(三光气)在工业上被当为一般毒性物质处理,固体光气进行反应所需条件温和,而且选择性强,收率高,使用安全方便,正在得到广泛应用。
油酰氯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其可以与醇,酚,胺等化合物反应合成各种表面活性剂类产品,同时也可以直接应用于毛纺、丝绸、合成纤维、印染、机械行业等行业。
目前,工业上油酰氯的合成仍然是以三氯化磷法为主,实验室中部分采用氯化亚砜法。但是这些生产方法有比较大的缺陷,它不仅对设备条件要求高,而且会有大量的副产物生成(如:亚磷酸等),并且三氯化磷和氯化亚砜还是有毒、有害的限制化学品,其残留物会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同时产品纯度及收率也较低。所以开发出更加使用方便安全,对设备要求小,污染小,经济性强,收率高的油酰氯合成方法在世界范围内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三光气法基本具备上述要求,因此三光气法合成油酰氯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一个突破口。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新的油酰氯的合成方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产品的纯度和收率并使制备过程简单化、安全化。
本发明使用三光气代替三氯化磷等酰化试剂,在合适的条件下与油酸反应合成油酰氯。
本发明通过三光气合成油酰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油酸和三光气为原料,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催化剂,于40~80℃搅拌反应0.5~8h;
催化剂的添加量为油酸摩尔量的10~30%;
油酸和三光气的摩尔比为3:1~1:1。
本发明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1、取工业品油酸加入圆底烧瓶中,加热搅拌升温至110~130℃并保持0.5~1h,直至油酸液面无蒸气蒸出,得到提纯后的油酸,备用;
2、在40~80℃水浴恒温条件下,向2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提纯后的油酸14.1g和4.9g~14.8g三光气,缓慢滴加0.36~1.10gN,N-二甲基甲酰胺,滴加完毕后,保持恒温反应0.5~8h;
3、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静置0.5~1h后将上层分离即得产物油酰氯;
4、取少量油酰氯加入蒸馏水进行水解,水解完成后使用莫尔法测定体系中Cl离子含量,并由此计算出目标产物的纯度及产率。莫尔法测定产物油酰氯的纯度及产率,纯度最高可达95%,产率最高可达95%。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对设备要求小、对环境污染小、可行性强。
2、本发明的收率及产率较高,莫尔法测定产物油酰氯的纯度及产率,纯度最高可达95%,产率最高可达95%。
3、本发明克服了传统方法中使用三氯化磷等管制药品作为酰氯化试剂,操作安全,方便。
四、附图说明
图1为原料油酸的红外图谱。
图2为产物油酰氯的红外图谱。
图3为油酰氯的标准红外图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六安科瑞达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工业大学;六安科瑞达新型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35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