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快递包装袋专用薄膜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210243127.7 | 申请日: | 2012-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0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罗耀东;毛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天元印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8 | 分类号: | C08L23/08;C08L33/12;C08L23/28;C08K13/06;C08K9/10;C08K3/26;C08K3/36;C08K3/22;B65D65/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递 装袋 专用 薄膜 树脂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包装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递包装袋专用薄膜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网上购物,而且人们的物品往来也越来越频繁,这就使得物流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物品的运输过程中,需要用包装袋对物品进行包装。由于在出库、运输和转运等过程中,包装袋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冲击或碰撞,为了保证包装袋内物品的安全,就需要具有较高撕裂强度的包装袋。但是,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快递包装袋一般使用的是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其具有较强的刚性,碰到尖锐的物品时,由于应力集中,很容易破裂。而低密度聚乙烯又易燃,一旦运输过程中遇到星星火源,很容易就会着火,烧毁包装袋内的物品。
此外,现有技术中的包装袋的印刷性不好,为了提高包装袋与油墨的粘接力,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特殊的处理措施,操作复杂,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既具有高的撕裂强度、又具有阻燃性和较好的印刷性的快递包装袋专用薄膜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既具有高的撕裂强度、又具有阻燃性和较好的印刷性的快递包装袋专用薄膜树脂组合物。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快递装袋专用薄膜树脂组合物,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
所述无机纳米颗粒的中值粒径为50-200nm。
由于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本身具有较高的强度,而且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分子结构与茂金属聚乙烯接近,容易形成结晶度和结晶尺寸相近的共晶结构,因此,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茂金属聚乙烯共混后,能够得到撕裂强度较高的薄膜树脂组合物。而且由于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与茂金属聚乙烯的分子结构较为接近,因此对茂金属聚乙烯的加工性能的影响不大。而氯化聚乙烯的加入,一方面,氯原子的存在能够起到阻燃的作用,另一方面,还能改善加工性能。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加入,则可以提高油墨与薄膜的粘接力,从而提高薄膜的印刷性。而无机纳米颗粒的加入又可以提高薄膜的强度和断裂韧性。
但是,若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含量太高,会降低薄膜的穿刺强度和拉伸强度,因此,需要将其加入量控制在20-70%的范围内。当无机纳米颗粒的中值粒径为50-200nm时,由于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表面活性,与聚合物的界面粘接强度高;且由于无机纳米粒子为刚性粒子,存在应力集中效应,易引发周围数值产生微开裂,可以吸收一定的变形功,而且,由于本发明中选用的无机纳米粒子与聚合物的接触面积较大,当薄膜受冲击时,会产生更多的微开裂,吸收更多的冲击能。但是,无机纳米颗粒的用量不能太大,否则会造成宏观开裂。
但是,由于无机纳米粒子具有高的表面活性,因此很容易团聚,为了将其分散均匀,需要对其进行包覆处理。同时,若对其进行完全的包覆,又会大大降低无机纳米颗粒的表面活性,故要控制偶联剂的用量在1-10%内,使无机纳米颗粒具有较好的分散性的同时,又能使无机纳米颗粒与聚合物之间具有较高的界面强度。
作为本发明快递装袋专用薄膜树脂组合物的一种改进,所述无机纳米颗粒为纳米碳酸钙、纳米二氧化硅、纳米二氧化钛和纳米氧化锌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本发明快递装袋专用薄膜树脂组合物的一种改进,所述偶联剂为硬脂酸、硬脂酸锌、钛酸酯和硅烷偶联剂中的至少一种。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将茂金属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氯化聚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无机纳米颗粒共混,得到的快递装袋专用薄膜树脂组合物既具有高的撕裂强度、又具有阻燃性和较好的印刷性,能够满足快递包装袋对薄膜树脂组合物的要求。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递装袋专用薄膜树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偶联剂加入有机溶剂中,配制成偶联剂溶液,然后向偶联剂溶液中加入无机纳米颗粒,搅拌均匀后,烘干,使有机溶剂挥发,得到表面包覆有偶联剂的无机纳米颗粒,其中,偶联剂和无机纳米颗粒的重量比为1∶(100-1000),所述无机纳米颗粒的中值粒径为50-200nm;这一步先对无机纳米颗粒进行“有限”的表面包覆处理,适当降低无机纳米颗粒的表面活性,使无机纳米粒子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同时与聚合物之间又具有足够的界面粘接强度,以对薄膜起到增强增韧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天元印刷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天元印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31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