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排除植物根系竞争吸收的作物间作培养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43014.7 | 申请日: | 2012-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90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张磊;张磊;王凯荣;王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除 植物 根系 竞争 吸收 作物 间作 培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作物间作培养装置,尤其是一种能够排除植物根系竞争吸收作用,从而更准确的研究间作作物根系分泌物对目标作物根系吸收养分和污染物影响的排除植物根系竞争吸收的作物间作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作物的间作种植是农业上常采用种植模式,采用此模式可更好的利用光、热、地力资源,提高农业产出。在北方地区较为常见的间作模式是豆科作物/禾本科作物间作模式。比如,在常见的玉米/花生间作体系中,禾本科作物玉米的根系分泌物一植物铁载体能够较好的缓解花生的缺铁症状(左元梅等,作物学报2003,29:658-663)。因此,近年来对于间作作物影响植物营养元素、污染元素吸收方面进行了较多的研究。
目前关于间作种植模式的研究,其作物培养方式主要有大田培养和盆栽培养两种方式。其中大田培养为自然的传统间作种植方式,符合真实农业状况,但种植时间长且土壤养分、污染物不易控制,难以进行精细的实验研究。盆栽培养则是模拟真实的间作模式,将两种作物栽入同一个盆中,盆中的土壤进行养分、污染物含量的控制,从而可以缩短培养时间,进行较精细的实验研究。但在两种作物共存的种植的方式条件下,不同作物根系交杂在一起,会存在对土壤中元素的竞争吸收作用,不利于研究一种作物的根系分泌物对另一作物吸收元素的影响。为解决这种问题,以往的研究采用尼龙网阻隔的方式,即采用350目以上的尼龙网将栽培用盆分为两部分,分别种植两种作物,尼龙网的存在可使根系分泌物透过而根系不能够过。但此种方式下两种作物的根系只通过尼龙网单面接触,接触面积有限,从而降低了根系分泌物影响效果。因此,在植物营养和农业环境领域对于间作作物的研究,亟需对间作培养装置进行创新。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间作培养装置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排除植物根系竞争吸收作用,从而更准确的研究间作作物根系分泌物对目标作物根系吸收养分和污染物影响的排除植物根系竞争吸收的作物间作培养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排除植物根系竞争吸收的作物间作培养装置,其特征是由圆柱形桶(3)和三片首尾相连的尼龙网分隔片(4)组成,其中,所述的三个尼龙网分隔片(4)外侧边连接在一起围成一个三棱体,所述尼龙网分割片(4)位于圆柱形桶(3)内部,与尼龙网分割片(4)圆通(3)内壁和底部之间用粘合剂胶合并密封。
所述圆桶(3)由PVC或有机玻璃材料制成。
所述圆桶(3)内每个分割区的底部设置有透水孔(5)。
所述圆桶(3)的直径为15-30cm,高度为20-35cm。
所述尼龙网分隔片(4)由尼龙网(41)和外围的固定框架(42)组成,尼龙网(41)和外围的固定框架(42)连接在一起。
所述尼龙网分隔片(4)的尼龙网(41)的孔径大小460目或30μm,外围固定框架(42)选用5mm厚的PVC板。
所述尼龙网分隔片(4)外围固定框架(42)的高度与圆柱形桶(3)的高度相同,外围固定框架(42)的宽度=0.86×d,其中d为圆柱形桶的内径。
本发明的效果是:排除植物根系竞争吸收的作物间作培养装置,其特征是由圆柱形桶和三片首尾相连的尼龙网分隔片组成,其中,所述的三个尼龙网分隔片外侧边连接在一起围成一个三棱体,所述尼龙网分割片位于圆柱形桶内部,与尼龙网分割片圆通内壁和底部之间用粘合剂胶合并密封。
本发明的用于间作作物的培养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尼龙网的阻隔作用,陪伴作物与目标作物的根系无法生长在一起,而尼龙网则可让根系分泌物透过,从而排除了竞争吸收作用,同时能够研究陪伴作物根系分泌物对目标作物吸收营养/污染物质的影响。
2、本发明的分隔片,能够实现周围三个生长室加中间一个生长室的“3+1”空间分布结构,与以往的单一尼龙网分隔盆栽装置相比,保证了中间室中的目标作物根系与周围三个室中的陪伴作物根系有更多的接触面,从而接受更多的根际分泌物,实验效果明显增强。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间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尼龙网分隔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农业大学,未经青岛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30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