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湿发热织物的无碱丝光整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42169.9 | 申请日: | 2012-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3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奚宏文;姜正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服装集团进出口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5/39 | 分类号: | D06M15/39;D06M13/188;D06M11/38;D06L3/02;D06L3/11;D06L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城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4 | 代理人: | 刘伍堂 |
地址: | 200127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湿 发热 织物 丝光 整理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吸湿发热织物的无碱丝光整理工艺。
背景技术
传统的吸湿发热织物面料采用的吸湿发热纤维是由两种特殊原料组成的。利用纱线中的黏胶部分吸收人体运动时产生的湿气,在纤维内部发生化学反应,因此衣服内部的温度会上升2~3℃。另一种原料为特殊的涤纶,此涤纶属于一种中空保温涤纶,其圆形截面和特殊黏胶的扁平截面,会在纤维内部形成一定的空隙,这些空隙中的静态空气就会阻隔与外界的温度交换,从而达到保温的作用。毛细管现象能够迅速吸收汗水并排到体外,使身体时刻保持干爽状态,特殊的黏胶可以吸收人体运动时产生的湿气转化为热能,从而起到调湿的功能。
但是现在的吸湿发热织物往往只考虑到其功能,对于织物面料的舒适度却一直是被忽视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将织物的整理工艺中增加无碱处理及丝光处理,增加整理后织物的舒适度,保证织物具有吸湿发热性能的同时,增加一定的舒适度,一举两得。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吸湿发热织物的无碱丝光整理工艺,其工艺流程如下:
(a)采用低甲醛树脂整理液在浸轧槽中对织物进行浸轧,带液率为50%~70%;
(b)对浸轧后的织物进行脱水;
(c)在温度为100℃的烘箱中进行预烘,预烘时间为2~5分钟;
(d)在温度为110~120℃的烘箱中对织物进行烘干,烘干时间为5~8分钟;
(e)将织物浸泡在氧漂退浆液中进行无碱氧漂退浆,温度为60~70℃,浸泡时间为30~40分钟;
(f)将无碱氧漂退浆后的织物进行漂洗;
(g)漂洗后的织物进行脱水;
(h)将织物浸泡在浓度为20~25%的烧碱中进行丝光处理,温度为15~25℃,浸泡时间为20~40秒;
(i)将丝光处理后的织物进行漂洗;
(j)漂洗后的织物进行脱水;
(k)脱水后的织物进入后续作业。
所述的低甲醛树脂整理液的主要成分为低甲醛树脂、催化剂、醋酸及柔软剂。
所述的氧漂退浆液由生物纤维素酶原液、尿素、双氧水、增白剂组成,每处理100kg的织物,生物纤维素酶原液用量为其重量的0.1~0.3%,尿素用量为其重量的1~3%,双氧水为其重量的1~3%,增白剂为其重量的0.1~0.2%。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将织物的整理工艺中增加无碱处理及丝光处理,增加整理后织物的舒适度,保证织物具有吸湿发热性能的同时,增加一定的舒适度,一举两得。
具体实施方式
将吸湿发热织物进行如下工艺:
(a)采用低甲醛树脂整理液在浸轧槽中对织物进行浸轧,带液率为50%~70%;
(b)对浸轧后的织物进行脱水;
(c)在温度为100℃的烘箱中进行预烘,预烘时间为2~5分钟;
(d)在温度为110~120℃的烘箱中对织物进行烘干,烘干时间为5~8分钟;
(e)将织物浸泡在氧漂退浆液中进行无碱氧漂退浆,温度为60~70℃,浸泡时间为30~40分钟;
(f)将无碱氧漂退浆后的织物进行漂洗;
(g)漂洗后的织物进行脱水;
(h)将织物浸泡在浓度为20~25%的烧碱中进行丝光处理,温度为15~25℃,浸泡时间为20~40秒;
(i)将丝光处理后的织物进行漂洗;
(j)漂洗后的织物进行脱水;
(k)脱水后的织物进入后续作业。
其中,低甲醛树脂整理液的主要成分为低甲醛树脂、催化剂、醋酸及柔软剂;氧漂退浆液由生物纤维素酶原液、尿素、双氧水、增白剂组成,每处理100kg的织物,生物纤维素酶原液用量为其重量的0.1~0.3%,尿素用量为其重量的1~3%,双氧水为其重量的1~3%,增白剂为其重量的0.1~0.2%。
将织物的整理工艺中增加无碱处理及丝光处理,增加整理后织物的舒适度,保证织物具有吸湿发热性能的同时,增加一定的舒适度,一举两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服装集团进出口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服装集团进出口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21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油压分布式蝶阀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磁控制快速启闭柱塞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