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位曝气序批式生物除磷脱氮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40705.1 | 申请日: | 2012-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58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张雁秋;李燕;张传义;张杰;李若谷;孟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1/5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唐惠芬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位曝气序批式 生物 磷脱氮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除磷脱氮工艺,尤其是一种适用于低碳源污水处理的中位曝气序批式生物除磷脱氮工艺。
背景技术
近年来,水环境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日益严重。而氮、磷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随着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和国内外对氮、磷的排放的限制标准越来越严格,建设用地越来越紧张,研究开发占地面积小、经济、高效的去除氮、磷的污水处理技术,尤其是废水生物除磷脱氮技术一直是水污染控制工程领域的热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已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工艺简单、能耗小,占地面积小,运行成本低的中位曝气序批式生物除磷脱氮工艺。
本发明的中位曝气序批式生物除磷脱氮工艺,包括充满污水的污泥反应池,具体步骤如下:
a.在反应池上部设置曝气头进行曝气,使反应池中上部的污水形成曝气区;
b.当曝气区曝气1~30小时后,停止曝气区中的曝气;
c.通过搅拌器对污泥反应池中上部曝气区的泥水混合液与下部的泥水混合液进行混合;
d.当泥水混合液混合1~30小时后,停止曝气区中的泥水混合液和不曝气区中的泥水混合液的混合,静止至泥水分离;
e.从污泥反应池底部通入污水,将泥水分离中的上清液从污泥反应池的溢流槽中溢出;
f.重复步骤a、b、c、d、e,完成曝气序批式生物除磷脱氮,步骤循环过程中,定期排除剩余污泥。
所述的曝气区和不曝气区上下合建;在所述的污泥反应池内添加为生物膜生长提供附着介质的填料。
有益效果:本发明结合废水生物处理方法和序批式生物反应器的优点,使得池底污泥在进水时先进行厌氧吸收有机碳反应,然后再与上部的硝态氮或亚硝态氮混合进行反硝化除磷,充分利用有限的碳源,提高了废水处理中碳源的利用率,有效地解决了废水生物除磷中碳源不足的问题。通过调整不曝气区的间歇进水、曝气区的间歇曝气以及两区的泥水混合液的混合,使不曝气区中先后出现厌氧状态、缺氧状态,曝气区中先后出现好氧状态、缺氧状态,进出水步骤中污水直接进入处于厌氧状态的不曝气池,将有限的碳源优先供给聚磷菌,有利于系统的除磷;泥水混合液混合步骤中泥水混合液在不曝气区和曝气区之间循环,两区均处于缺氧状态,有利于在缺氧条件下形成反硝化除磷,将反硝化脱氮和吸磷2个独立过程合二为一,一碳两用;泥水分离步骤中曝气区中的泥水混合液进行泥水分离,在泥水分离过程中,继续完成反硝化反应,减少污泥及出水中的亚硝态氮和硝态氮。提高了废水处理中碳源的利用率。本发明具有节省曝气量、所需碳源较少、建设和运行费用低、占地面积小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中:1-曝气区,2-不曝气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发明的中位曝气序批式生物除磷脱氮工艺,包括充满污水的污泥反应池,具体步骤如下:
a.在反应池上部设置曝气头进行曝气,使反应池中上部的污水形成曝气区1;
b.当曝气区曝气1~30小时后,停止曝气区1中的曝气;
c.通过搅拌器对污泥反应池中上部曝气区的泥水混合液与下部的泥水混合液进行混合;
d.当泥水混合液混合1~30小时后,停止曝气区1中的泥水混合液和不曝气区2中的泥水混合液的混合,静止至泥水分离,所述的曝气区1和不曝气区2上下合建。
e.从污泥反应池底部通入污水,将泥水分离中的上清液从污泥反应池的溢流槽中溢出;
f.重复步骤a、b、c、d、e,完成曝气序批式生物除磷脱氮,步骤循环过程中,定期排除剩余污泥。在所述的污泥反应池内添加为生物膜生长提供附着介质的填料。
本发明的一种中位曝气序批式生物除磷脱氮工艺的曝气区和不曝气区上下合建,且工艺步骤中包括曝气区中的曝气,停止曝气区中的曝气,曝气区中的泥水混合液和不曝气区中的泥水混合液进行混合,池中泥水分离,进水在处于厌氧状态的不曝气区中底部进行同时出水在曝气区中上部进行。不曝气区和曝气区中均可以添加填料,为生物膜生长提供附着介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07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合金钢铸钢丸或铸钢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用于在人体内使用的置换瓣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