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木塑复合材料中植物纤维物质与塑料含量的测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38928.4 | 申请日: | 2012-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3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黄洛华;秦特夫;李改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5/04 | 分类号: | G01N5/04;G01N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周建秋;王凤桐 |
地址: | 10009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材料 植物纤维 物质 塑料 含量 测定 方法 | ||
1.一种木塑复合材料中植物纤维物质与塑料含量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粒度为75-110目的木塑复合材料样品与第一酸性溶液进行第一接触并固液分离,所述第一接触的条件使得木塑复合材料样品中的木质素溶出;
(2)将步骤(1)固液分离所得固体与第二酸性溶液进行第二接触并固液分离,所述第二接触的条件使得木塑复合材料样品中的植物纤维物质溶出;
(3)分别计算木塑复合材料样品中植物纤维物质与塑料的含量,计算公式分别为:Pm=(M1-M2)/M×100%和Ps=M2/M×100%,其中,Pm和Ps分别为木塑复合材料样品中植物纤维物质与塑料的含量,M为木塑复合材料样品的质量,M1为步骤(1)固液分离所得固体的质量;M2为步骤(2)固液分离所得固体的质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木塑复合材料样品的粒度为80-100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相对于每克的木塑复合材料样品,所述第一酸性溶液的用量为50-70g。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酸性溶液的浓度为0.5-1.5重量%,所述第一酸性溶液为亚氯酸盐溶液和/或次氯酸盐溶液,优选为亚氯酸钠水溶液和/或次氯酸钠水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接触的条件包括温度为70-90℃和时间为4-6h。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接触的条件还包括pH值为2.8-3.5,且通过每隔50-70min添加冰醋酸的方式维持所述第一接触的pH值;在所述第一接触过程中,相对于每克的木塑复合材料样品,每隔50-70min添加第一酸性溶液溶质0.2-1.1g。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相对于每克步骤(1)固液分离所得固体,所述第二酸性溶液的用量为250-350g。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酸性溶液的浓度为2.5-5.5重量%,所述第二酸性溶液为无机强酸溶液,优选为硫酸水溶液、盐酸水溶液和硝酸水溶液中的一种或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接触的条件包括沸腾回流3-5h。
10.一种木塑复合材料中植物纤维物质与塑料含量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粒度为75-110目的木塑复合材料样品与第一酸性溶液进行第一接触并固液分离,相对于每克的木塑复合材料样品,所述第一酸性溶液的用量为50-70g,所述第一酸性溶液的浓度为0.5-1.5重量%,所述第一酸性溶液为亚氯酸盐溶液和/或次氯酸盐溶液,所述第一接触的条件包括温度为70-90℃和时间为4-6h;
(2)将步骤(1)固液分离所得固体与第二酸性溶液进行第二接触并固液分离,相对于每克步骤(1)固液分离所得固体,所述第二酸性溶液的用量为250-350g,所述第二酸性溶液的浓度为2.5-5.5重量%,所述第二酸性溶液为无机强酸溶液,所述第二接触的条件包括沸腾回流3-5h;
(3)分别计算木塑复合材料样品中植物纤维物质与塑料的含量,计算公式分别为:Pm=(M1-M2)/M×100%和Ps=M2/M×100%,其中,Pm和Ps分别为木塑复合材料样品中植物纤维物质与塑料的含量,M为木塑复合材料样品的质量,M1为步骤(1)固液分离所得固体的质量;M2为步骤(2)固液分离所得固体的质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接触的条件还包括pH值为2.8-3.5,且通过每隔50-70min添加冰醋酸的方式维持所述第一接触的pH值;在所述第一接触过程中,相对于每克的木塑复合材料样品,每隔50-70min添加第一酸性溶液溶质0.2-1.1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未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892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炉冷却壁水管用密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全新盐藻工厂化连续高效培养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