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流漏电保护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38784.2 | 申请日: | 2012-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10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汪邦照;孙靖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华耀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3/26 | 分类号: | H02H3/26;G01R19/10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 代理人: | 吴娜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 漏电 保护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流漏电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直流供电系统的应用范围较广,直流供电系统能够在电路绝缘受损时,避免发生漏电现象,以保证系统和人员的安全。通常,都是选用漏电保护器,这种漏电保护器的灵敏度低,所用元器件较多,直接导致了电路失效率的增加以及可靠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路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直流漏电保护电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直流漏电保护电路,包括用于检测直流输出端正负导线流入与流出电流差值信号的检测电路,检测电路的输出端通过放大电路与比较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比较电路的输出端通过执行电路与负载R相连,所述的检测电路采用霍尔电流传感器。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采用霍尔电流传感器进行检测,保证了精度和电路的隔离,放大电路采用运放将电流差值进行放大,然后通过比较电路进行判断漏电的情况,当漏电流高于设定值30mA(人体安全电流)时,通过执行电路切断直流系统的供电,并进行报警。本发明使用的元器件较少,结构简单,且采用霍尔电流传感器提高了系统的精度,且大大降低了发生故障的概率,可靠性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直流漏电保护电路,包括用于检测直流输出端正负导线流入与流出电流差值信号的检测电路1,检测电路1的输出端通过放大电路2与比较电路3的输入端相连,比较电路3的输出端通过执行电路4与负载R相连,所述的检测电路1采用霍尔电流传感器5。所述的直流输出端正负导线与接触器K的动触点相连,接触器K的静触点与负载R相连,所述的霍尔电流传感器5通过其导线孔5a套设在接触器K与负载R之间的导线上。
如图1所示,所述的霍尔电流传感器5采用CSNF161芯片,其第1引脚接+12V直流电,其第3引脚接-12V直流电,其第2引脚分别与电阻R1、R2的一端相连,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2的另一端与放大电路2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的放大电路2包括放大器LM158B,其反相输入端与检测电路1的输出端相连,其正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3接地,其输出端与比较电路3的输入端相连,电阻R4跨接在放大器LM158B的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
如图1所示,所述的比较电路3包括放大器LM158A,其反相输入端分别与电阻R6、R7的一端相连,电阻R6的另一端接+12V直流电,电阻R7的另一端接地,放大器LM158A的正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5与放大电路2的输出端相连,放大器LM158A的输出端与执行电路4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的执行电路4包括电阻R8和接触器K的吸合线圈,比较电路3的输出端分别与电阻R8的一端、接触器K的吸合线圈相连,电阻R8的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LED的阳极相连,发光二极管LED的阴极接地。
在工作时,首先检测电路1的霍尔电流传感器5检测直流系统的正负导线流入与流出电流的差值,该差值通过放大电路2的放大器LM158B进行放大,然后放大后的信号给比较电路3的放大器LM158A,放大器LM158A将放大后的信号与设定值(人体安全电流30mA)做比较。设定值是根据运放,即放大器LM158B出来的电压信号,经运放放大后该值为原来漏电流的四十倍,然后再和基准电压进行比较,基准电压通过电阻R6、R7分压得到。当漏电流超过设定值时,比较电路3输出信号至执行电路4进行切断直流供电系统,并通过发光二极管LED进行报警。通过霍尔电流传感器5检测直流输出端共模电流来判断是否有漏电流,当直流线间存在漏电阻时,实时监测漏电流大小,当漏电流超过人体安全电流30mA时,发光二极管LED灯亮报警,关断直流侧的接触器K。
总之,本发明利用高密度的霍尔电流传感器5检测出某一直流正负导线流入与流出电流差值,来判断负载R的绝缘漏电情况,检测具有很高的灵敏度,本发明无需向系统注入信号,无需与系统进行任何电气联系,这样保证了被检测的直流系统内电气没有任何量是外加的,从而达到了被检测系统的绝缘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华耀电子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华耀电子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87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编码结构
- 下一篇:净化有机废气的陶瓷蜂窝状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