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位慢炖锅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38694.3 | 申请日: | 2012-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6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陆蔚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宝之成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12 | 分类号: | A47J2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汉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28 | 代理人: | 庄一方 |
地址: | 21512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位慢 炖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慢炖锅,尤其涉及一种包含多个盛放食物的锅体的慢炖锅。
背景技术
相对于常见的电加热锅,慢炖锅炖制食物的温度低、时间长,避免高温加热对食物营养成份的破坏,且炖制的食品营养卫生。为了能加食品的一次烹饪过程中同时加工不同风味的食物,提高烹调效率,市场上出现了多位慢炖锅。
图1用于说明现有多位慢炖锅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多位慢炖锅包括一个锅体50,锅体50上设有三个烹调杯52,锅体的底座上设有可连接于市电的电源线,每个烹调杯52分别设置有与电源可电连接的加热装置。使用多位慢炖锅时,用餐者可以方便地从就近的烹调杯中获取食物,而获取远端烹调杯中的食物相对困难,且由于电源线对底座的限制,无法通过整体旋转多位慢炖锅的方式来调整烹调杯的朝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位慢炖锅,用餐者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烹调杯的朝向,以方便获取不同烹调杯中的食物。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位慢炖锅,包括一个锅体、一个底座、一个第一转盘、一个第二转盘、一个第一连接件和一个第二连接件。锅体中设有复数个用于盛放物体的烹调杯,各烹调杯分别固设有加热元件。底座可承接锅体,且其中设有一个电源线。第一转盘固设与锅体底部,第二转盘固设于底座朝向锅体的端面上,第一转盘可相对于第二转盘转动。第一连接件设置于锅体底部,第二连接件设置于底座朝向锅体的端面上,第二连接件可转动地可电连接于第一连接件,且可电连接于电源线。多位慢炖锅,通过设置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以及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使得锅体可相对于底座平稳转动,且不会影响烹调杯的加热供电。用餐者可以在多位慢炖锅通电加热的情况下,旋转锅体以调整烹调杯的朝向,从而将不同的烹调杯旋转至方便用餐者获取食物的位置。
在多位慢炖锅的再一种示意性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分别为可彼此搭接的环状,第一连接件可插接与第二连接件中,第一转盘可以插接在一起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为中心相对于第二转盘转动。
在多位慢炖锅的另一种示意性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转盘的周向上设有复数个滚珠,第二转盘朝向第一转盘的端面上设有一个滚动环面,滚珠可在滚动环面上滚动。
在多位慢炖锅的又一种示意性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件包括三个与电源线可电连接的供电端子、一个连接孔、一个环状的第一凹槽、一个环状的第二凹槽、一个连接弹片、一个可与供电端子可电连接的第一供电凸起和一个可与供电端子可电连接的第二供电凸起。第一连接件包括三个可与加热元件可电连接的接线端子、一个连接柱、一个可导电的第一凸缘和一个可导电的第二凸缘,第一凸缘、第二凸缘和连接柱分别与接线端子可电连接。连接柱可穿入连接孔中并与连接弹片接触,第一凸缘可插入第一凹槽中并与第一供电凸起接触,第二凸缘可插入第二凹槽中并与第二供电凸起接触。
在多位慢炖锅的又一种示意性的实施方式中,锅体的侧缘上设有一个用于容置电源线的插头的插头盒,底座的侧缘上枢接有一个可扣合在插头盒上的插头盖。
在多位慢炖锅的又一种示意性的实施方式中,底座设有一个底盘和一个底盘盖,电源线可收置于所述底盘和底盘盖围合成的封闭空间中。
下文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例,对多位慢炖锅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图1用于说明现有多位慢炖锅的结构示意图。
图2用于说明多位慢炖锅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和图4用于说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连接关系。
图5用于说明多位慢炖锅另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0 锅体
12 烹调杯
14 插头盒
20 底座
22 底盘
24 插头盖
26 底盘盖
28 枢轴
30 第一转盘
32 第二转盘
34 滚珠
36 滚动环面
40 第一连接件
401 接线端子
404 连接柱
406 第一凸缘
408 第二凸缘
42 第二连接件
421 供电端子
422 连接弹片
424 连接孔
426 第一凹槽
428 第二凹槽
50 锅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宝之成电器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宝之成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86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床垫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互连结构最小间距的测试结构及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