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抗菌气动隔膜阀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38353.6 | 申请日: | 2012-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21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苏仕平;王超;崔东方;徐仁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阀门五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7/17 | 分类号: | F16K7/17;F16K31/126;F16K27/00;F16K27/1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宣慧兰 |
地址: | 2009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抗菌 气动 隔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隔膜阀,尤其是涉及一种生物抗菌气动隔膜阀。
背景技术
目前,普通类型的阀门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使用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介质在阀体内容易出现泄露、堵塞、结块等现象,严重影响了阀门的正常使用。普通类型的阀门由于阀杆等部件长期浸没于介质中,容易造成这些部件的腐蚀,使得其密封性能下降。用于制药、食品、生物和化工领域时,有些阀门常常会在阀体内积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密封性能好、使用寿命长、可防止管道积液的生物抗菌气动隔膜阀。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生物抗菌气动隔膜阀,包括阀体、阀杆、阀盖、隔膜组件和气动组件,所述的阀盖设在阀体上,所述的气动组件设在阀盖上,所述的阀杆一端连接气动组件,另一端连接隔膜组件,所述的隔膜组件可活动地设置于阀盖内,将阀体的介质流动通道与气动组件、阀杆隔离,阀门关闭时,隔膜组件在阀杆驱动下封闭阀体的介质流动通道。
所述的阀体内的介质流动通道呈倒V状的流线型,阀门关闭时,隔膜组件在阀杆驱动下向下发生弹性形变,抵接该介质流动通道的顶部。
所述的隔膜组件包括阀瓣、隔膜和隔膜垫,所述的阀瓣通过连接圆柱和销固定在阀杆上,所述的隔膜设在阀瓣与隔膜垫之间,并通过螺钉固定在连接圆柱上。
所述的隔膜为三元乙丙橡胶隔膜,所述的隔膜垫为聚四氟乙烯隔膜垫。
所述的气动组件包括气缸、压盘、驱动器膜和弹簧,所述的气缸连接在阀盖上,气缸上设有气缸盖,并形成腔体,所述的压盘、驱动器膜和弹簧设在所述腔体内,压盘和驱动器膜相对固定,并与阀杆连接,所述的弹簧一端固定于压盘,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腔体内部。
所述的气缸盖的顶部设有用于附装外部配件的预留装置。
所述的压盘设有两个,分别设在驱动器膜的上下两侧,压盘与驱动器膜之间垫设有垫圈,所述的弹簧的上端固定于位于下侧的压盘,弹簧的下端固定于腔体的底部。
所述的气缸和气缸盖采用ABS材料。
所述的阀杆外套设有用于减少运动摩擦的轴承套。
所述的阀体和阀盖为不锈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阀体、阀盖为不锈钢材质,稳重、锃亮清洁,气缸、气缸盖材质是的ABS,使用寿命长,成本低。
2、阀体内的介质流动通道呈倒V状的流线型设计,无死角,阀门开启式,对介质流通产生的阻力较小,可防止管道积液。
3、隔膜组件采用双层结构,由隔膜和隔膜垫组成,隔膜除了起着保护与介质接触的隔膜垫的作用外,还能加强隔膜垫的密封效果,其可靠性及使用寿命都达到了最佳水平。
4、隔膜材质为三元乙丙橡胶,耐热T≤130℃、隔膜垫材质为聚四氟乙烯,耐热T≤150℃,满足了在长时间高温杀菌的工况条件下,隔膜与隔膜垫的材质不失效,具有高密度、高光洁度和高弯折度的特性。
5、阀门的整体结构紧凑,可以确保在狭小的空间内或者特殊的小型管道上实现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生物抗菌气动隔膜阀,其主要部件包括阀体27、阀杆7、阀盖26、隔膜组件和气动组件。阀盖26设在阀体27上,由匹配的螺钉V22、螺母II25以及两个用于加强拧紧力矩的垫圈IV23、垫圈V24构成。气动组件设在阀盖26上,阀杆7一端连接气动组件,另一端连接隔膜组件,隔膜组件可活动地设置于阀盖26内,将阀体27内的介质流动通道与气动组件、阀杆7隔离,防止其腐蚀这些部件,造成泄漏。阀体内的介质流动通道呈倒V状的流线型,阀门关闭时,隔膜组件在阀杆驱动下向下发生弹性形变,抵接该介质流动通道的顶部,从而封闭介质流动通道。
隔膜组件,包括阀瓣4、隔膜3和隔膜垫1,阀瓣4通过连接圆柱5和销6固定在阀杆7上。隔膜3设在阀瓣4与隔膜垫1之间,并通过螺钉I2固定在连接圆柱5上,从而实现与阀瓣4的连接。隔膜3采用的材料为三元乙丙橡胶,可以加强隔膜垫1的密封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阀门五厂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阀门五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83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