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蚕丝织物的活性染料生态染色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38127.8 | 申请日: | 2012-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70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刘今强;缪华丽;王际平;付承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P1/38 | 分类号: | D06P1/38;D06P1/92;D06P1/651;D06P3/04 |
代理公司: | 杭州金源通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6 | 代理人: | 林君勇 |
地址: | 31001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蚕丝 织物 活性染料 生态 染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染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蚕丝织物以十甲基环五硅氧烷为介质的活性染料生态染色方法。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蚕丝织物染色主要应用酸性染料和中性染料。酸性染料色谱齐全,色光鲜艳,但染色牢度差,尤其是湿处理牢度差;中性染料比酸性染料的染色牢度好,但其色谱中艳色较少。活性染料色谱齐全、色泽鲜艳、价格较低,以其优良的染色性能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活性染料中的活性基可与真丝纤维中氨基、亚氨基等发生亲核取代或亲核加成反应成共价键结合,从而赋予染成品优异的耐洗牢度。
通常活性染料不论是哪种染色工艺,都是在碱性条件下,以碱剂作固色剂进行固色。而蚕丝的等电点在pH值3.5-5.5,在碱性条件下蚕丝织物和染料均带负电,这就导致活性染料的上染仍需大量盐的促染,同时,活性染料在碱性条件下也会发生水解,因此,活性染料染对蚕丝的染色也存在染料利用率较低、污水排放量大、染色用电解质量大等问题。
目前,研究活性染料低盐或无盐染色方法主要有:(1)低盐无盐活性染料开发。(2)优化染色工艺。(3)开发无盐染色交联剂。(4)“代用盐”的使用。(5)织物改性。以上途径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活性染料盐用量过多的问题,但是改善的程度有限,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活性染料的废水污染问题。
活性染料无水或少水染色主要目的就是避免水的使用,目前,最受关注的就是超临界流体染色和反胶束染色技术。众所周知,聚酯,聚酰胺等合成纤维可以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用分散染料得到令人满意的染色效果。但是,天然纤维并不能在常规的超临界流体中得到有效的染色。尽管科研人员试图通过对棉纤维改性,对活性染料修饰改性,应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共溶剂和助剂,以提高染色介质对染料的溶解和对纤维的溶胀能力,但均不是非常理想。另一条途径是有机溶剂反胶束染色,根据K. Sawada等人的研究,反胶束体系在非水介质中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微水环境—“水池”,并且,在反胶束体系中水溶性染料对纤维有高的吸附和固着的能力。然而,反胶束体系的制备需要大量的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其连续相介质又大多是烃类溶剂,依然存在生态及环保的问题。目前,已有研究人员利用生态环保的介质制备了相关反胶束体系,成功实现了活性染料在反胶束体系对棉织物的上染,但是,反胶束的增溶能力有限,实际应用有很大的限制。
可见,目前适用于天然纤维的非水介质染色的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且相关的研究重点都在于棉织物。目前,已有适合于棉织物的活性染料非水介质染色新工艺,可以提高活性染料上染率,但相关染色工艺并不适用于蚕丝织物,容易对蚕丝织物造成损伤。我国作为蚕丝的发源地,以蚕丝为原料制作的衣服,因其有良好的穿着舒适性、优美的丝鸣感和有口皆碑的保健性,为广大消费者所喜爱。活性染料的发展也可以有效解决了蚕丝传统染色中湿牢度低、色谱不全、染色水洗牢度不高等问题,提高了蚕丝的应用性能。但由于活性染料本身的性质,染色时不可避免的存在染料利用率低、废水中含盐量和碱性大,难处理的问题。因此,对于蚕丝织物活性染料染色而言,寻找一种合适的对环境友好的染色新介质并建立一套对蚕丝损伤小,染色工艺简单,无需电解质促染,染料水解少,废水排放少的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针对蚕丝在活性染料传统水浴染色中存在的染料利用率低、废水中色度高、含盐量和碱性大,难处理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染色过程中无需盐促染、染料上染率高、固着率高的蚕丝织物的活性染料生态染色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蚕丝织物的活性染料生态染色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匀染:用质量比为1:10-50的活性染料和十甲基环五硅氧烷(D5)配置成活性染料/D5悬浮分散液,蚕丝织物在30-90g/l的碳酸氢钠溶液浸轧(薄织物一浸一轧,厚织物二浸二轧),以160-200%的轧液率室温下置入活性染料/D5悬浮分散液中入染,时间为25-35分钟;轧液率主要保证织物匀染性。
(2)固色: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体系升温至40~50℃,保温20~30分钟,再升温至70~90℃,保温20~30分钟;将蚕丝织物取出,进行皂煮。皂煮部分工艺为常规工艺,本发明采用的皂煮配方为:浴比1:50,净洗剂209,2g/l,95℃,皂煮10min。本发明的染色过程工艺流程图见图1。本发明在染色机中进行染色,染色结束对织物进行后处理。
作为优选,所述的碳酸氢钠溶液为30-40g/l。
作为优选,步骤(1)中,活性染料和十甲基环五硅氧烷(D5)的质量比为1:30-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81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链条张紧器
- 下一篇:沙漠土壤改良剂及其沙漠土壤改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