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球头开槽快插浮动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37660.2 | 申请日: | 2012-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5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刘达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费诺科耐特(西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213;H01R13/46;H01R13/516;H01R13/40;H01R13/63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槽 浮动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射频连接器,具体涉及一种球头开槽快插浮动连接器。
技术背景
随着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用于移动基站内板间连接的射频连接器因与机箱固定后在轴向和径向无位移而造成信号中断,进而使整个射频信号系统瘫痪,就此通讯终端运营商对此提出了新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球形头形状的快插浮动连接器,降低了成本和使用风险,提升了产品市场竞争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球头开槽快插浮动连接器,包括外壳4,绝缘体2通过外导体3左端面阶梯圆结构压配限位在外壳4的内腔内,通过外壳4的收铆接头将绝缘体2及外导体3紧固,内导体1通过倒刺结构与绝缘体2紧固,内导体1和外导体3的头部均为球头状开槽,内导体1、外导体3与对接端口的内、外导体是通过快插实现连接的。
本发明解决了射频连接器因与机箱固定后在轴向和径向无位移而造成信号中断风险;同时本发明的内、外导体的球状开槽结构提供了一种弹性接触模式,通过球状开槽结构实现与被连接件的线性接触,其开槽后的球头瓣能实现全圆周上的有效接触,因而本发明具有性能优越、连接可靠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与被连接件连接后的轴向位移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与被连接件连接后的径向位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1,一种球头开槽快插浮动连接器,包括外壳4,绝缘体2通过外导体3左端面阶梯圆结构压配限位在外壳4的内腔内,通过外壳4的收铆接头将绝缘体2及外导体3紧固,内导体1通过倒刺结构与绝缘体2紧固,内导体1和外导体3的头部均为球头状开槽,内导体1、外导体3与对接端口的内、外导体是通过快插实现连接的。
本发明与被连接件端口啮合后能够实现轴向位移和径向位移。参照图2,本发明的外导体3通过被连接件外壳9的口部导向越过被连接件外壳9的自锁结构后与衬套7接触,随着轴向力和径向力的共同作用,衬套7将压配弹簧8在被连接件外壳9的导向凸柱上实现位移;与此同时,本发明的内导体1也在被连接件内导体5的孔内实现有效接触和位移,被连接件内导体5和衬套7之间为被连接件绝缘体6。在此位移过程中内、外导体的球头状开槽连接结构保证了接触的可靠性。
参照图3,本发明打破现有直棱直角接头的面接触结构,随着球头不同方位的接触均能实现与对接端口的线接触,大幅度降低面接触所产生的啮合阻力和接触电阻。球头形状的开槽使固定尺寸的球形头具有形变空间,将提供一种弹性的接触模式,缓冲了快插浮动过程中的外界压力,起到保护接触部位的作用;再者,开槽后的各瓣状球头将在不同方向外力的方向上自动与被连接端口实现有效可靠接触,避免了固定尺寸的球形头因无形变空间而无法实现整个球头圆周的有效接触。
本发明工作原理为:
射频信号经外导体3后再经外壳4传输至被连接件;或者射频信号经内导体2传输至被连接件。
装配过程为:
一种球头开槽快插浮动连接器,先将绝缘体2通过间隙配合放入外壳4的内腔底部;接着将外导体3左端阶梯圆压配装入外壳4的右端阶梯圆内,待外导体3压配到位后再将外壳4右端最大阶梯圆收铆;此时,一种球头开槽快插浮动连接器的球头外导入3和绝缘体2均被固定。
内导体1通过倒刺压配结构与绝缘体2紧固,则构成了一种球头快插浮动连接器的内导体。
本发明通过以上实施方案的说明,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和方案;这里包含的实施例和方案的目的在于,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实践本发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很容易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因此,本发明只受本申请权利要求的限定,凡与本发明构思相同的各种技术方案,都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费诺科耐特(西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费诺科耐特(西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76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藻果蔬糕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粉料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