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横置复合材料板弹簧静态刚度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37184.4 | 申请日: | 2012-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54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王甲世;李再柯;吴辉;王春花;姜其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5/00 | 分类号: | G01M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41200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复合材料 弹簧 静态 刚度 测试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汽车横置复合材料板弹簧静态刚度的测试装置,至少包括一个金属台基,在台基上放置两个滑动小车,汽车横置复合材料板弹簧的两端分别放置在两个滑动小车上,且汽车横置复合材料板弹簧的弓背是向上翘起的;其特征在于,在汽车横置复合材料板弹簧向上翘起的弓背的中间部位安装有一两点测试装置,两点测试装置有两个点压在汽车横置复合材料板弹簧向上翘起的弓背中部,形成两个不在汽车横置复合材料板弹簧向上翘起的弓背顶端的两个测试点,在两点测试装置的中间部位设有载荷压头,载荷压头通过载荷控制系统进行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横置复合材料板弹簧静态刚度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点测试装置是在载荷压头下设置一分力臂,分力臂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施力装置,通过施力装置对汽车横置复合材料板弹簧向上翘起的弓背施加测试力,形成两点测试。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横置复合材料板弹簧静态刚度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施力装置包括分力金属块,分力金属块通过紧固件与分力臂连接在一起,在分力金属块下面还设有固定金属块,分力金属块和固定金属块由螺栓连接起来,在分力金属块和固定金属块之间夹持有汽车横置复合材料板弹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横置复合材料板弹簧静态刚度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分力金属块的上表面为水平,下表面倾斜,倾斜的斜率与对应复合材料板弹簧受力点处的切线斜率相一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横置复合材料板弹簧静态刚度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分力金属块和固定金属块与夹持有汽车横置复合材料板弹簧之间还设有橡胶垫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横置复合材料板弹簧静态刚度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力金属块的上表面为水平,下表面倾斜,倾斜的斜率与对应复合材料板弹簧受力点处的切线斜率相一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横置复合材料板弹簧静态刚度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与分力金属块相连接的分力臂的厚度应大于50mm。
8.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横置复合材料板弹簧静态刚度测试装置的汽车横置复合材料板弹簧静态刚度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两点测试方法,通过一个两点测试装置在台基上对汽车横置复合材料板弹簧静态刚度进行测试。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横置复合材料板弹簧静态刚度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点测试方法是将复合材料板弹簧的两端安装在滑动小车上,在复合材料板弹簧长度方向上两个承力位置的内外表面分别安装紧固金属块和分力金属块,两种金属块与复合材料板弹簧之间镶嵌橡胶垫块,以防止摩擦和撞击;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紧固金属块和分力金属块,夹紧橡胶垫块与复合材料板弹簧;在分力金属块上表面安装分力臂,然后在分力臂的中间部位施加载荷,载荷通过计算机控制,可以实时输出载荷-位移曲线;通过数值拟合得到载荷-位移曲线加载部分的斜率,该斜率值即为汽车横置复合材料板弹簧的刚度值。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横置复合材料板弹簧静态刚度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将复合材料板弹簧的两端安装在滑动小车上,滑动小车放置在两边的金属基台上,复合材料板弹簧受压发生变形时,两端可以自由伸长;
(2) 在汽车横置复合材料板弹簧长度方向两个受力的相应位置安装紧固金属块和分力金属块,两种金属块与复合材料板弹簧接触面之间分别镶嵌橡胶垫块,分力金属块和紧固金属块之间利用螺栓固定;
(3) 在两个分力金属块的上表面安装分力臂,分力臂与分力金属块之间采用螺栓连接;
(4) 确定分力臂的中间位置,并在其上施加载荷,载荷的最大值设定为复合材料板弹簧满载载荷的1.2-1.8倍;
(5) 记录复合材料板弹簧受力加载过程中的载荷-位移曲线,计算其加载部分的斜率,即为汽车横置悬架复合材料板弹簧的静态刚度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718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