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推送式微丸加料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35642.0 | 申请日: | 2012-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73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叶大进;金雨;杨忠将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飞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3/07 | 分类号: | A61J3/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2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推送 式微 加料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胶囊充填机械,具体是涉及一种应用于胶囊充填机上的微丸加料机构。
技术背景
目前,全自动胶囊充填机一般是在胶囊体中填充加入粉剂物料。对于片剂或丸剂物料的加料,如微丸加料则以气缸带动作为动力实现加料,但其振动跳跃较大、工作不够稳定,容易造成微丸装量不足或破损,以致降低了成品率,提高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工作稳定、装量准确、难以使微丸破损的推送式微丸加料机构。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推送式微丸加料机构,包括料斗、托架,在所述托架的侧边装有凸轮座,该凸轮座上装有沟槽凸轮,在所述托架上通过导轴座及导轴轴承装有导轴,该导轴轴承与滑板相接;所述滑板上装有与沟槽凸轮相接的滚子,在所述料斗下依次装有上导块、滑块、下导板,所述上导块、滑块、下导板中均具有模孔,该滑块与所述滑板相连接。
采用本发明后,通过滚子在沟槽凸轮的沟槽中的滚动,使滚子上下滚动而作左右运动,将沟槽凸轮的上下运动转换成滑板与滑块的左右运动,从而使上导板的模孔与滑块的模孔对准或者滑块的模孔、下导板的模孔与下模块内的胶囊体对准,实现推送式微丸加料。本发明通过沟槽曲线匀速进退、加料复位充填微丸物料,其工作稳定、装量准确,不会出现因振动造成的微丸破损或装量不足的问题,有效提高了胶囊成品的质量以及产品使用寿命。当胶囊产品装量调整时可通过更换不同规格的滑块来实现,有效降低了用户的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推送式微丸加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可知,本发明应用于胶囊充填机的推送式微丸加料机构,包括料斗2、托架3,在所述托架3的侧边装有凸轮座6,该凸轮座6上装有沟槽凸轮14,在所述托架3上通过导轴座12及导轴轴承16(为直线轴承)装有导轴11,该导轴轴承16与滑板15相接;所述滑板15上装有与沟槽凸轮14相接的滚子13(即滚子可在沟槽凸轮的沟槽中活动),在所述料斗2下依次装有上导块1、滑块9、下导板8,所述上导块1、滑块9、下导板8中均具有模孔17(其与多个微丸所充填的胶囊产品相匹配、相对应),该滑块9与所述滑板15相连接。
其中,上导块1、下导板8均固定安装在托架3上,在上导板1上设有料斗2,在下导板8下与该胶囊充填机的下模块7相接;所述滑块9、滑板15活动安装在托架3上,所述滑块9与所述滑板15之间由螺钉10相连接。托架3通过定位板4安装在该胶囊充填机上;凸轮座6通过传动臂5与该胶囊充填机的主传动机构相连接。
如图1所示,本推送式微丸加料机构工作时,先将微丸倒入料斗2中,微丸自然落入至上导板1的模孔中。胶囊充填机的主传动机构工作并通过传动臂5带动凸轮座6及沟槽凸轮14作上下运动,并通过滚子13在沟槽凸轮14的沟槽中的滚动(使滚子上下滚动而作左右运动),使滑板15带着导轴轴承16在导轴11上作左右运动(导轴11固定不动),同时由滑板15带动滑块9也作左右运动,从而将沟槽凸轮的上下运动转换成滑板与滑块的左右运动。
当沟槽凸轮14向上走至最高位时,滚子13到达沟槽凸轮14的沟槽最低处,滑块9向右复位而使微丸从上导板1的模孔输入到滑块9的模孔中(即上导板1的模孔与滑块9的模孔对准)。当沟槽凸轮14向下走至最低位时,滚子13到达沟槽凸轮14的沟槽最高处,滑块9向左前行而将滑块9模孔中的微丸通过下导板8的模孔向下模块7内的胶囊体进行加料(即滑块9的模孔、下导板8的模孔与下模块7内的胶囊体对准),从而实现推送式的微丸加料功能。此微丸加料的动作由于与胶囊充填机的主传动机构的联动而实现了与胶囊充填机的工作同步,更有利于提高微丸加料的准确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飞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飞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56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