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变形摩擦焊机及焊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35453.3 | 申请日: | 2012-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71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邱凯;李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正晨焊接切割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0/12 | 分类号: | B23K20/12;B23K20/2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50066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形 摩擦 焊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变形摩擦焊机及焊接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规设计无论主轴箱移动还是固定夹具移动,一对工件摩擦焊接时,其中一个工件转动,另一个工件轴向移动并施加压力利用摩擦生热原理形成摩擦焊接头,或者工件摩擦焊接时,其中一个工件一边转动并且同时向另一个工件轴向移动并施加压力,另一个工件被固定夹具夹紧,无论主轴箱移动还是固定夹具移动,2种结构承受的摩擦力或顶锻力都由固定端及其连接螺钉传到床身,由于摩擦力或顶锻力与固定螺钉的支反力大小虽然相等却不是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因此还有很大的扭矩作用在固定夹具及床身上,固定夹具及床身将产生弯曲扭转变形,即使是微小的弹性变形,也足以破坏焊接的同轴度。
传统结构是上拉杠与床身组成刚性框架,通常床身的刚性大于拉杠,因此受力时变形量不同,使得固定夹具及焊接工件受到弯曲,影响焊接工件的同心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突破常规的防变形摩擦焊机结构设计,提高防变形摩擦焊机焊接工件同轴度控制精度的防变形摩擦焊机及焊接方法。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防变形摩擦焊机,其组成包括:带有润滑系统的主机、液压站、计算机监视系统,所述的主机的主轴箱内装有主轴,所述的主轴箱连接的拉杆穿过后顶固定座连接加压主油缸,所述的加压主油缸在床身的床身直线短导轨上滑动,所述的主轴箱与床身之间装有直线长导轨。
所述的防变形摩擦焊机,所述的主轴连接电机和旋转夹具,所述的床身的凸台顺次连接固定夹具、前中心支撑滚轮架和后中心支撑滚轮架,所述的固定夹具内装有弹簧圈,所述的电机连接的电机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主轴箱皮带轮,所述的主轴箱皮带轮连接主轴箱摩擦离合制动器。
所述的防变形摩擦焊机,所述的皮带轮为三角带轮,所述的转动夹具连接旋转工件,所述的固定夹具连接固定工件,利用焊机将所述的旋转工件和所述的固定工件焊接在一起;所述的润滑系统润滑所述的主机的各个部件,所述的固定夹具固定在所述的床身上。
一种防变形摩擦焊机的焊接方法,摩擦焊接时其中一个旋转工件一边转动,同时向另一个固定工件轴向移动并施加压力,在焊接之前轻夹旋转工件和固定工件,并使主轴轴向移动至固定工件的焊接表面并全面接触,予顶到位,两个工件自动矫正位置,然后重夹,予顶力使旋转工件变形,重夹后旋转工件变形力使固定夹具上部向主轴箱方向弯曲,焊接时由于焊接压力使固定夹具上部向床尾方向弯曲,与予顶方向相反,同理予顶时产生的固定工件的变形,重夹后固定工件变形力使后顶固定座上部向床尾方向弯曲,焊接时由于焊接压力固定夹具上部向主轴箱方向弯曲,方向相反起到予应力梁的作用,将旋转工件和固定工件夹紧后利用摩擦生热原理形成摩擦焊接头。
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固定夹具除径向夹紧焊接工件外,还受到轴向工件顶锻力、后顶固定座支反力及弹性圈弹性力,因此作用在固定夹具的轴向力互相平衡、而不对床身产生扭矩,避免了固定夹具、床身产生的弹性变形而影响焊接精度。
本发明的主轴箱、加压主油缸座、两个拉杠组成的整体刚性框架,与床身无关,摩擦压力及顶锻力是整体框架的内部力,并不作用在床身上;而且两个拉杠与旋转中心是对称分布,拉伸变形量相同,不会使固定夹具及焊接工件受到弯曲,因此提高了焊接工件的同心度。
本发明主轴箱与加压主油缸、两个拉杠连接形成一个整体框架、主轴箱可以在加压主油缸的推动下在直线导轨上移动,摩擦压力及顶锻力是整体框架的内部力,并不作用在床身上,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固定夹具除径向夹紧焊接工件外,还受到轴向工件顶锻力、后顶固定座支反力及弹性圈弹性力,因此作用在固定夹具的轴向力互相平衡、而不对床身产生扭矩,避免了固定夹具、床身产生的弹性变形而影响焊接同轴度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正晨焊接切割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正晨焊接切割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54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