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接近感知功能的配置方法、网络与终端设备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34916.4 | 申请日: | 2012-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35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焦斌;汪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4W8/20 | 分类号: | H04W8/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刘松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接近 感知 功能 配置 方法 网络 终端设备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接近感知功能的配置方法、网络与终端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如附图1所示,蜂窝通信系统一般由终端、无线接入网和核心网构成。
其中,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是一种由彼此相互连的(演进型)基站((e)NodeB,(e)NB)构成的无线接入系统。演进数据核心(Evolved Packet Core,EPC)是一种核心网系统,EPC中包含家乡签约服务器(Home Subscriber Server,HSS)、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和网关(Gateway),HSS用于存储用户的签约数据、MME用于实现对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的移动性管理、网关用于实现对UE用户面数据的存储、转发和路由功能。
现有的蜂窝通信系统中,在用户应用程序访问用户服务网络的场景下,用户应用程序需要借助UE在接入蜂窝网络后建立的数据传输通道以及核心网网关提供的代理功能才能访问应用服务网络(Operator、services and Inernet)。
而对于UE之间相互通信的场景,终端必须依靠基站以及网关提供的中继和代理功能才能实现终端间通信,现有的蜂窝通信系统并不支持终端之间通过接近感知方式获得服务信息的功能。
如果将设备到设备(Device to Device,D2D)技术引入蜂窝网络将可以实现多种业务用例,终端之间通过D2D方式可以直接从其它终端获得服务信息,这将对现有的蜂窝通信系统业务模型产生革命性的影响,也就是说D2D技术的引入使得很多新的业务模式成为可能。
但是,现阶段D2D技术和应用业务之间的结合还处于概念阶段,缺乏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的完整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接近感知功能的配置方法、网络与终端设备及系统,用以实现蜂窝通信系统中终端之间通过接近感知方式获得服务信息的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接近感知功能的发送端用户设备的配置方法,包括:
移动性管理实体MME接收家乡签约服务器HSS发送的用户设备UE的签约信息并保存,所述签约信息中携带有所述UE签约的各服务类型;
所述MME根据预设的服务标识与服务类型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UE签约的各服务类型的服务标识的列表,并为所述UE分配临时设备标识;
所述MME将所述列表和所述临时设备标识发送给基站,由所述基站配置给所述UE。
一种用于接近感知功能的接收端用户设备的配置方法,包括:
移动性管理实体MME接收家乡签约服务器HSS发送的用户设备UE的签约信息并保存,所述签约信息中携带有所述UE签约的各服务类型;
所述MME根据预设的服务标识与服务类型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UE签约的各服务类型对应的服务标识过滤模版,所述服务标识过滤模版用于所述UE对通过空中接口接收的接近感知消息中携带的各服务标识进行过滤,所述服务标识过滤模版至少包括服务标识的列表;
所述MME将所述服务标识过滤模版发送给基站,由所述基站配置给所述UE。
一种接收端UE查询服务信息的方法,包括:
MME接收接收端UE发送的携带有待查询的服务标识和发送端UE的临时设备标识的第一服务信息查询请求;
所述MME根据临时设备标识与固定标识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发送端UE的临时设备标识对应的固定标识,向HSS发送携带所述待查询的服务标识和所述固定标识的第二服务信息查询请求;
所述MME接收所述HSS返回的服务信息并发送给所述接收端UE。
一种接收端UE查询服务信息的方法,包括:
为接收端UE服务的第一MME接收接收端UE发送的携带有待查询的服务标识和发送端UE的临时设备标识的第一服务信息查询请求;
所述第一MME根据所述发送端UE的临时设备标识中包含的MME标识信息确定为所述发送端UE服务的第二MME,并将所述第一服务信息查询请求转发给所述第二MM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未经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49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透明显示装置及其透明度调整方法
- 下一篇:集成门极驱动电路及液晶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