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水稻穗部稻瘟病的轻型施药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34827.X | 申请日: | 2012-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5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周明国;陈长军;王建新;侯毅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3/00 | 分类号: | A01G13/00;A01G1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9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水 稻穗 稻瘟病 轻型 施药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三环唑制成毒土撒施防治水稻穗部稻瘟病的新施药方法,属于三环唑防治水稻穗部稻瘟病的一种轻型施药方法。
二、技术背景
三环唑具有杀菌谱广、活性高、速效性强、持效期长、内吸传导性好等特点。三环唑杀菌剂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稻瘟病菌附着孢的黑色素生物合成,导致病原菌侵入失败,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水稻稻瘟病是危害水稻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其病原菌主要侵染水稻叶片、茎,分别引起叶瘟、节瘟和穗部的稻瘟病;根据危害部位,危害穗部时造成穗部稻瘟病的症状,主要分为穗颈瘟、枝梗瘟和谷粒瘟。穗颈瘟通常造成水稻结实率降低,千粒重下降,一般减产10%~30%,严重时,减产超过50%,甚至绝收。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采用在水稻破口期喷药防治穗颈瘟。但是,在水稻破口期时植株高,生长繁茂,在田间喷雾时不但行走困难,而且需要背负装满药液的喷雾器,因此需要青壮劳力进行喷雾;另一方面,工作效率低。而当前农村,老年人和妇女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因此,根据水稻穗部稻瘟病发生规律和三环唑的生物学特征,研制了三环唑的轻型、高效、节水、安全、易行的施药方法。
三、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研发三环唑防治水稻穗部稻瘟病的一种轻型施药方法,其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三环唑常规喷雾防治穗部稻瘟病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安全性差。
技术方案在三环唑植株体内动态行为等生物学研究的基础上,研制了三环唑与细土或者细沙等混匀,制成毒土,于水稻破口前3-5天撒施到田间1-2厘米左右水层的稻田防治穗部稻瘟病。
有益效果本发明针对长期以来一直采用在破口期喷雾防治水稻穗部稻瘟病。但是,在水稻破口期时水稻植株高,生长繁茂,在田间喷雾时不但行走困难,而且背负装满药液的喷雾器,因此田间喷雾需要青壮劳力;另一方面,工作效率低;而当前农村,缺乏青壮劳力,老年人和妇女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因此,采用常规喷雾方法防治水稻穗部稻瘟病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农业生产。根据水稻穗部稻瘟病的发生、发展和流行的特点,结合三环唑病害防治的基本原理,采用三环唑与适量的细土或者细沙拌匀,制成毒土,于水稻植株破口前3-5前撒施到田间1-2厘米左右水层的稻田能够有效防治穗部稻瘟病。通过田间试验,证明该发明与采用常规的人工喷雾方法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属于农药的给药途径,是一种防治水稻穗部稻瘟病的新施药方法。
2.该方法能够大幅减轻劳动强度,大幅提高劳动效率,并且防治效果高于喷雾。
3.该方法可操作性强,与细土或者细沙拌成毒土,于破口前3-5天撒施到含有1-2厘米水层的稻田。
4.该方法更加安全,减少因喷雾导致对相邻作物的漂移;
5.该方法减少因践踏造成对田间植株损害。
6.该方法扩大了适宜用药的人群。
四、具体实施方案及效果
(一)毒土的制备和施药方法和时间
量取适量的杀菌剂,按照每亩15公斤的干细土或者细沙与所量取的药剂拌匀,于水稻破口前3-5天均匀撒施稻田即可。
(二)田间使用技术及其效果
1.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采用撒施毒土方法防治穗部稻瘟病
试验安排在江苏省兴化市戴南镇,该地区属穗颈瘟老病区。试验地前茬为小麦,试验区土壤类型为水稻勤泥土,pH值7.5,试验地田块平整,沟渠配套。水稻品种为香繁103。2009年7月23日水稻施药,药后14天进行防效调查;收获时测产。每公顷使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375、450和525g,分别与225Kg/公顷的细干土或者细沙拌匀,制成毒土,于破口前3-5天均匀撒施到田间1-2厘米左右水层的稻田;喷雾处理设置2个浓度,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375g/公顷和450g/公顷,分别兑水750kg/公顷均匀喷雾;药剂空白对照为清水。四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每个小区面积40m2,小区间作田埂隔离。
在相同剂量下撒施和喷雾两种施药方法间防效差异不显著。防治穗部稻瘟病的效果见表1,每公顷撒施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375、450和525g的防效分别是69.10%、77.33%、88.29%,处理间差异显著;每公顷450g施用剂量的防效最好,高达88.29%。考产结果表明,各处理均表现增产,其中每公顷采用毒土撒施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450g的产量比清水对照增产7.1%。
表1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不同施药方法防治穗部稻瘟病的田间试验 江苏2009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48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网络广告策略匹配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用于商品防伪的手机鉴别系统及其鉴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