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尺寸凸轮轴相位角测量仪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34586.9 | 申请日: | 2012-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13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苗恩铭;刘善林;黄绍统;王玉伟;郎贤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21/22 | 分类号: | G01B21/22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34114 | 代理人: | 金惠贞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尺寸 凸轮轴 相位角 测量仪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加工产品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对多种尺寸凸轮轴的相位角快速装夹测量的装置。
背景技术
凸轮轴是活塞发动机的关键部件,其作用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控制气门的开启与闭合。因此凸轮轴相位角参数至关重要,关系到发动机的动力和运转特性。传统的凸轮轴检测仪,一般采用通用的卡尺、检具测量,属于人工手动测量方式。这样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极易疲劳,同时由于人为因素测量精度低、误差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已出现多种机械化程度比较高的凸轮轴检测仪。如中国专利CN201464168U提供了一种凸轮轴综合检测仪,实现了对凸轮轴的多个参数的检测,但是无法实现相位角参数测量;且对不同型号的凸轮轴进行检测时,需采用标准件对零,测量程序繁琐耗时;同时该检测仪测量凸轮轴的轴颈处截面时采用两个电感传感器,测量凸轮处截面时采用两个光栅传感器,成本较高。中国专利CN102095392A提供了一种动态测量凸轮轴特定参数的凸轮轴测量机,同样存在上述专利的缺陷,即无法测量相位角、结构复杂、测量前也要采用标准件对零。中国专利CN02238624.6提供了一种凸轮轴形面误差综合测量仪,需要对凸轮轴的各段进行逐个测量,且针对不同型号的凸轮轴要采用不同长光栅传感器,测量耗时、成本较高。2005年天津大学学位论文《角度及凸轮参数综合测试技术的研究》和2001年重庆大学学术论文《摩托车发坳机凸轮轴多参数自动测量仪的研究》采用了长光栅传感器,对凸轮轴的各个凸轮逐个测量,测量程序同样存在繁琐耗时缺陷,并且未给出详细的结构设计。综上所述,现有的凸轮轴测量仪很少有针对凸轮轴相位角进行测量的,且大都采用长光栅位移传感器,均为接触式测量,测量范围与精度受传感器性能、测量对象形状等因素影响;有少数检测仪能对凸轮轴的各个凸轮同时测量,但是采用的传感器数目与种类较多,测量前多需采用标准件对零,成本较高,测量效率较低;现有的凸轮轴测量仪对于凸轮轴的定位大都采用顶针夹持,手动调整,无法消除打滑带来的误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凸轮轴相位角参数测量存在的成本高、测量效率低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尺寸凸轮轴相位角测量仪。
多尺寸凸轮轴相位角测量仪包括设于底座上的头架机构、尾架机构和测量台机构;所述底座的顶面一侧设有导轨,所述测量台机构位于底座中部,所述头架机构和尾架机构分别位于底座两侧的导轨上;
所述头架机构包括头架箱3,头架箱3外部设有步进电机1,步进电机1的输出轴伸至头架箱3的一侧壁内,且连接着弹性联轴器4的一端;头架箱3的另一侧壁上通过轴承设有头架输出轴5,头架输出轴5的一端连接着弹性联轴器4的另一端,头架输出轴5的另一端伸至头架箱3的外部,且连接着台阶管状的夹头10的小直径端;头架输出轴5的外伸端为管轴,所述管轴内设有前顶针11;前顶针11的前部为陀螺状的顶针头,后部为顶针杆,所述顶针头位于夹头10内,所述顶针杆后端的头架输出轴5的管轴内设有压缩弹簧8和滑键9,且滑键9与前顶针11的顶针杆上的键槽配合;夹头10的大直径端端部均布开设有三个夹爪槽,每个夹爪槽内通过销设有夹爪13;每个夹爪13的前端和后端均为弯钩状,且后端位于前顶针11的顶针头后部;
所述尾架机构包括具有尾顶针孔的尾架座22,尾架座22的尾顶针孔内设有顶针套筒16,顶针套筒16前部为莫氏锥管,后部为螺纹管;顶针套筒16内插有尾顶针15;所述尾顶针15的前端为圆锥状,且伸至尾架座22外部,后部与顶针套筒16的莫氏锥管配合;顶针套筒16的螺纹管处配合设有螺杆21,螺杆21的一端与尾顶针15后端对应,另一端上设有轴承24;与轴承24配合的轴承座25为尾架座22的尾顶针孔的后端盖;螺杆21的尾端伸至轴承座25外,且尾端上设有手轮27;所述头架机构的前顶针11与尾架机构的尾顶针15同轴;
所述测量台机构包括测量台32和四个测量单元;所述测量台32与底座33的导轨配合;四个测量单元均布在测量台32上,且位于前顶针11和尾顶针15同轴线的一侧;每个测量单元包括三维组合微位移台31,三维组合微位移台31上设有传感器安装座30,传感器安装座30上设有电涡流传感器29。
所述弹性联轴器4为梅花形弹性联轴器。
所述轴承24为深钩球轴承。
与尾顶针孔对应的尾架座22上设有防转螺钉23,与防转螺钉23对应的顶针套筒16外表面开设有定位槽,防转螺钉23的下端位于定位槽内。
与尾顶针孔对应的尾架座22上设有锁紧螺杆18,与锁紧螺杆18对应的顶针套筒16的周向设有锁紧圈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45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