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嵌段可交联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34427.9 | 申请日: | 2012-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17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戴李宗;蒋斌杰;钟丽娜;袁丛辉;许一婷;曾碧榕;罗伟昂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65/48 | 分类号: | C08G65/48;B01F17/44;B01F17/34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35200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1005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嵌段可 交联 离子 表面活性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面活性剂,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三嵌段可交联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分子中同时具有亲水部分和疏水部分,能富集于界面,使界面性质发生显著改变,而出现界面活性的物质称为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分为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等。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数量上仅次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是一类大量使用的重要品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中不发生电离,它的分子中往往含有多个羟基(-OH)或醚键(R-O-R’)结构,依靠它们与水之间的氢键而表现出亲水性。因此相对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水中和有机溶剂中都有较好的溶解性,对溶液离子强度和pH值的变化具有较高的忍耐度。由于它具有分散、乳化、泡沫、润湿、增溶等多种性能,因此在很多领域中都有重要用途。
三嵌段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例如聚乙二醇双硬脂酸酯,是一类重要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具有高乳化能力、低泡沫力和良好润湿性能,广泛用作印花乳剂、化妆品乳剂、水溶性颜料悬浮液等的粘度增稠剂。陈红(陈红,聚乙二醇双硬脂酸醋的合成[J].江苏化工,1997,25(6):21-22)采用亚磷酸与硫酸复合催化剂合成了聚乙二醇双硬脂酸酯。毛二林(毛二林.聚乙二醇双硬脂酸酯的制备及其增稠性能的测定[J].中国洗涤用品工业,2008,(3):76-80)采用酯交换法,以聚乙二醇(6000)、硬脂酸单甘油酯为基本原料,以对甲基苯磺酸为催化剂,在常压下制备聚乙二醇双硬脂酸酯,并研究了其增稠性能。
可交联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是指分子中带有可交联基团的一类新型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它不仅具有普通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一切性能,而且本身还能与某些单体发生共聚合,这在提高聚合物胶乳的稳定性、制备特殊表面性能的粒子、聚合物改性、药物释放、新型精细化工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彭顺金等(彭顺金等.油溶性非离子型可聚合表面活性剂ASMO的制备[J].精细石油化工,2000,(1):15-18)用Span80与丙烯酸直接酯化和与丙烯酰氯酰化酯化两种方法制备Span80的丙烯酸酯油溶性非离子型可聚合表面活性剂,并比较了两种工艺的优缺点。金勇等(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CN1810846A,一种三嵌段可聚合非离子型聚氨酯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以带端乙烯基的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与二异氰酸酯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三嵌段可聚合非离子型聚氨酯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其分子两端带有可聚合的双键。胡应模(胡应模.可聚合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性能[J].应用化学,2010,27(4):409-412)以丙烯醇、甲苯、二异氰酸酯和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为主要原料合成了多种非离子型可聚合表面活性剂,并对其表面张力、乳化性能及其聚合性能进行了探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制备方法简单、合成条件温和高转化率的三嵌段可交联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所述三嵌段可交联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双(马来酸单脂肪醇酯)聚乙二醇酯,所述双(马来酸单脂肪醇酯)聚乙二醇酯的分子结构通式如下:
其中n为聚乙二醇的链段长度,m为长链脂肪醇的链段长度。
所述长链脂肪醇可选自十二醇、十三醇、十四醇、十六醇、十八醇、正二十二醇等中的一种。
所述聚乙二醇分子量可为400~6000。
所述三嵌段可交联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马来酸酐和等摩尔的长链脂肪醇溶于溶剂中,加热反应,除去溶剂后得到马来酸单脂肪醇酯;
2)将马来酸单脂肪醇酯和干燥的聚乙二醇溶解于溶剂中,加入催化剂4-二甲氨基吡啶;
3)将脱水剂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溶解于溶剂中得到二环己基碳二亚胺溶液;
4)将步骤3)得到的二环己基碳二亚胺溶液注入到步骤2)制备的溶液体系中,搅拌,过滤,干燥,提纯后得到三嵌段可交联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双(马来酸单脂肪醇酯)聚乙二醇酯。
在步骤1)中,所述溶剂可选自甲苯、二甲苯、二氯甲烷等中的一种,所述甲苯、二甲苯、二氯甲烷等最好经无水处理;所述溶剂的用量按质量百分比可为固体原料的100%~400%;所述加热反应的条件可为在氮气保护下加热到60~90℃,反应6~36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44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牦牛乳酪蛋白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变电站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