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修整式增摩擦电动式驱动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33865.3 | 申请日: | 2012-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61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曹明山;孙松堂;杨瑞燕;曹明光;纪义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明山 |
主分类号: | A01C19/04 | 分类号: | A01C19/04;A01B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315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修整 摩擦 电动 驱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用播种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修整式增摩擦电动式驱动轮。
背景技术
目前,农用播种机的广泛使用大大推动了我国农业发展,现有的播种机包括手动式及电动式,手动式播种机的行走轮一般通过人力推拉引导行走,电动式播种机一般采用电机带动行走轮通过链轮链条传动带动其运转,但现有的电动式播种机的行走轮在作业时,遇到雨天其电机会因短路而烧坏,并且采用链传动的方式,长时间链轮链条磨损严重,影响正常作业的进行,进而影响播种质量,而且设备整体寿命较低,尤其垄上作业时,现有的行走轮很容易在作业时跑偏,方向难以把握,增加了使用者的工作强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在作业时对不规则垄进行有效修正、且使用寿命长、作业效率高的修整式增摩擦电动式驱动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修整式增摩擦电动式驱动轮,包括安装于轮轴上的轮毂及设于轮毂上的左轮圈及右轮圈,所述左轮圈及右轮圈之间形成一可骑跨于作业垄上的骑跨区,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内部设有一驱动所述轮毂、左轮圈及右轮圈转动的电动机。
上述的修整式增摩擦电动式驱动轮,所述电动机的外壳通过螺钉与轮毂内表面固定连接。
上述的修整式增摩擦电动式驱动轮,所述左轮圈及右轮圈的内侧面环绕所述轮毂轴线设置有数个与作业垄相接触的摩擦块。
上述的修整式增摩擦电动式驱动轮,所述左轮圈及右轮圈均由内向外设置为对称的截面为梯形的锥形结构,所述摩擦块围绕轮毂轴线布置于锥形结构的锥形面上。
上述的修整式增摩擦电动式驱动轮,所述摩擦块设置为自锥形中心向锥形面外端缘延伸的条形凸起,所述条形凸起垂直于锥形面表面。
上述的修整式增摩擦电动式驱动轮,所述摩擦块、轮毂、左轮圈及右轮圈一体冲压而成。
本发明修整式增摩擦电动式驱动轮的优点是:此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特别适用于垄上作业,类似于轨道行走,此轮在行走过程中可以对不规则的垄进行有效修整,经过两边轮圈把垄调整最佳,左右轮圈骑跨在作业垄上作业,完全避免1人作业行走时从垄上滑落,通过摩擦块来增加摩擦系数,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本专利尤其是发动机,采用内置隐藏环保、无刷式电机,摒弃了以往通过齿轮或者链传动驱动行走轮的繁琐方式,并且外壳采用铝合金材质,避免了雨天作业短路对电机的损坏,该机采用24v安全电压,不会造成人体伤害,此机工作时噪音小,高节能,电机稳定且性能好,小巧轻便,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修整式增摩擦电动式驱动轮,包括安装于轮轴1上的轮毂2及设于轮毂2上的左轮圈3及右轮圈4,在左轮圈3及右轮圈4之间形成一可骑跨于作业垄上的骑跨区5,在轮毂2的内部设有一驱动轮毂2、左轮圈3及右轮圈4转动的电动机6,电动机6的外壳通过螺钉7与轮毂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在左轮圈3及右轮圈4的内侧面环绕轮毂2的轴线设置有数个与作业垄相接触的摩擦块8。摩擦块8、轮毂2、左轮圈3及右轮圈4为一个整体,通过模具一体冲压而成。左轮圈3及右轮圈4由内向外均设置为对称的截面为梯形的锥形结构,摩擦块8围绕轮毂2的轴线分别布置于锥形结构的左锥形面31及右锥形面41上。摩擦块8设置为自锥形中心向锥形面外端缘延伸的条形凸起,条形凸起分别垂直于左锥形面31及右锥形面32的表面。电动机6用螺钉7上在轮毂2上,电动机6接通电源开始运转,摩擦块8、轮毂2、左轮圈3及右轮圈4开始一起转动,电动机6的外壳固定在轮毂2的内表面,电动机6的外壳转动,带动轮毂2转动,整个轮子也就装动起来。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明山,未经曹明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38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互联网ICH / ICT 优势比较技术
- 下一篇:两用拉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