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33733.0 | 申请日: | 2012-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14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塞奇·皮塞特斯基;查德·卡帕罗斯;方传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B01D21/2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德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5 | 代理人: | 林才桂 |
地址: | 51812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离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水系统如家用供水系统用颗粒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通过离心力分离悬浮在气体中的颗粒从而对气体进行净化和过滤的旋风分离器已被广泛用于吸尘器等领域。石油领域和工业用水清洁领域也大量采用旋风分离器,此种旋风分离器通常体积很大。
市面上较少有用于水系统如家用供水系统的小型分离装置。然而,水中通常会含三氧化二铁或四氧化三铁的非磁性或磁性颗粒、碳酸钙、泥沙等颗粒,这些颗粒如果不过滤掉,一定时间后将沉积在供热水系统的管壁,从而导致系统阻塞、影响换热效率,更严重者,可能导致水路系统中的旋转部件譬如水泵等失效。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新型的用于水系统如家用供水系统的小型分离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离装置,包括用于从流体中分离颗粒的分离部件、用于收集从分离部件中分离出的颗粒的收集部件、和用于将分离出颗粒后的流体导出分离装置的导流部件。所述分离部件设有供流体流入的入口、用于对从入口进入的流体进行初始分离的第一分离部、若干用于对经第一分离部分离后的流体进行再次分离的第二分离部,所述第一分离部还包括一与入口相连的用于对流体进行初步分离的沉淀腔,第二分离部包括若干锥形分离通道,每一锥形分离通道包括与第一分离部相通的较大开口端和与收集部件相通的较小开口端,所述导流部件通过溢流管与所述每一锥形分离通道的较大开口端相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分离部还包括一流道,所述流道与沉淀腔相通。
优选地,所述沉淀腔内设有朝向所述锥形流道的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的中心与所述锥形流道的中心基本同轴,所述入口沿与所述沉淀腔相切的方向设置。
优选地,所述流道为锥形流道,包括较大开口端和较小开口端,所述锥形流道的较大开口端靠近所述沉淀腔,较小开口端远离所述沉淀腔,所述沉淀腔连通所述分离部件的入口与所述锥形流道的较大开口端。
优选地,所述分离装置还包括一分流部件,所述分流部件包括与锥形流道的较小开口端相连的第一通道、若干分别与相应锥形分离通道的较大开口端相连的第二通道、分别连接第二通道与第一通道的分流通道。
优选地,所述第二通道为圆柱形通道,所述分流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相切的方向与所述第二通道连接,所述溢流管设置于所述第二通道内并与相应的分离通道沿轴向间隔一定距离。
优选地,所述溢流管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的外表面为圆柱面,第二部分的外表面为圆锥面,圆锥面的较大端靠近所述分离通道。
优选地,所述第一分离部与第二分离部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一体制成,一体成型件内的孔洞分别形成所述第二分离部的分离通道和第一分离部的流道,所述分离通道围绕所述流道设置。
优选地,所述导流部件设有与溢流管相通的腔体,腔体设出口,腔体中央位置处设朝向出口的用于将从溢流管流出的已分离流体导向出口的导流向。
优选地,所述导流部件的腔体内设PH值传感器和/或压力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收集部件设有出口,收集部件与沉淀腔之间设通孔,出口与通孔处分别设阀门,位于通孔处的阀门设突起,所述突起形成所述沉淀腔内的导流结构。
优选地,所述设于出口与通孔处的阀门为联动式。
优选地,所述出口设置于收集部件的最底部,出口的朝向与锥形流道的轴线方向平行。
优选地,所述分离部件、收集部件、分流部件和导流部件由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成。
本发明所举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紧凑、组装方便、可过滤较宽尺寸范围的颗粒,入口未穿过收集部件从而不占用收集部件的收容空间。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以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分离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分离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3所示为图1的分离装置的流体分流部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4所示为图1的分离装置的流体流动方向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他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依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分离装置,可用于家用供水系统包括但不限于热水器等的过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37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