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花椒苗木嫁接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233620.0 申请日: 2012-07-08
公开(公告)号: CN102783332A 公开(公告)日: 2012-11-21
发明(设计)人: 王峰 申请(专利权)人: 成都威联达农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G1/00 分类号: A01G1/00;A01G1/0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610100 四川***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花椒 苗木 嫁接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嫁接技术,特别涉及一种花椒苗木嫁接方法,属于嫁接育苗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花椒为坛香料花椒属的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性喜温凉气候,但不耐寒,容易冻死,比较耐旱,却不耐涝,是我国北方著名的香料及油料树种。它全身是宝,花椒果皮是珍贵的调味香料,种子是高档食用油的原料,花椒皮中各类挥发性芳香物质含量高达9%,不仅是提炼制作高级食用香精的好原料,而且是上等的食用调味品。花椒种子含油量高达30%,花椒皮和种子均可入药,具有开胃、健脾、增强体质的功能,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花椒根系发达,耐干早,是营造干早经济林的树种,而且生长快、结果早、适应性强,适当发展花椒经济林是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途径,因此在花椒的育苗技术上,需要找到一个好的途径。但花椒产业的发展一直受到花椒根腐病的危害和制约,花椒根腐具有难防又难治的特点,花椒树一旦染病,表现为树势急剧衰弱,单株产量下降,花椒品质差,进而成片花椒树死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活率高,抗病虫能力强的花椒苗木嫁接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采用了一种花椒苗木嫁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 种子采收:选择品种纯正、品质优良、结果多、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壮龄花椒树作为采种母树;花椒种子果皮呈不同程度的红色,有15%~20%的果皮裂开,种子黑色有光泽,果穗摊放在室内或阴凉处,经常翻动,使其通风,待果皮裂开后,轻轻震动使种子脱出,去杂获得纯净种子,然后薄薄地摊在室内;

b.种子处理:一将种子放入容器内,用沸水烫4~5 min,然后迅速加入凉水至30~40℃;二搓油,将要处理的种子倒入2%的碱水或1%洗衣粉水浸泡2~3 天,不断搅拌搓洗,脱去表层的油脂;三清洗,浸泡过种子的水中含有大量油脂,要用清水冲洗干净,直至种子表面看上去黑但不发亮,然后捞出种子;

c.播种:将苗床底整平,每畦开沟4~5行,沟深5 cm,播后覆盖1层2~3cm厚的细土,覆盖后轻轻镇压,使种子和土壤紧密结合;

d.嫁接:选择生长健壮、无病害、基径在0.5cm以上的实生苗作为砧木;抹除距地面10cm以内的叶刺,剪出品种优良、无病虫害、芽体充实、粗度在0.4~0.6cm的一年生枝条作接穗;可距地面5~10cm处选一平直面截头,同时清除全部萌芽和皮刺;把接穗下端削成3~5cm的“马耳形”大斜面,深达木质部后平直削下去,再在背面下端削成0.5~1.0cm的小斜面,削尖接穗下端呈“箭头形”,并轻轻削去两侧表皮,露出内绿皮为止,然后含在嘴里或放入清水中;在砧木上端平直部位竖切1刀,深达木质部,长与接穗长削面相当;再将接穗的长削面向木质部顺切口插入至微露白,使接穗两边的形成层与砧木内皮紧贴在一起;用薄膜带自下而上包紧扎平,然后用湿土把砧木及接穗埋在土包内;

e.嫁接后的管理:及时抹除砧木上的萌蘖,防止与新接枝争养分;适时松解包扎物,一般成活后20 天松绑,30 天左右全部解除包扎物;新梢长到20~30 cm时及时绑干护枝。

播种前将种子与草木灰混合,灰的湿度以手捏成团、触之能散为宜,种子与草木灰的比例为1︰2~3,充分混匀后,连灰播种。

春播的种子应进行沙藏处理,沙藏时间以50天左右为宜,将种子与3倍湿河沙混合,河沙湿度以手握成团、手张即散为度。

选择适应性和抗逆性强的竹叶椒、大红袍、高脚黄、云南清椒作砧木品种。

本发明的方法具有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适应性和抗逆性强的花椒作为砧木,进行嫁接,嫁接的花椒苗木成活率高,抗病虫能力强,提高了花椒的抗逆性和丰产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但本发明之内容并不局限于此。

1、种子采收:采种母树的选择是种子采收的关键,选择品种纯正、品质优良、结果多、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壮龄花椒树作为采种母树,树龄在10~15年;花椒种子一般在7月下旬成熟,果皮呈不同程度的红色,有15%~20%的果皮裂开,种子黑色有光泽,这时种子已充分成熟,要抓紧时间采收;采回的果穗应摊放在室内或阴凉处,经常翻动,使其通风,待果皮裂开后,轻轻震动使种子脱出,去杂获得纯净种子,然后薄薄地摊在室内,以免霉烂,切忌曝晒。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威联达农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威联达农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36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