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置式轮胎压力监测报警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33434.7 | 申请日: | 2012-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96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鲁红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鲁红艳 |
主分类号: | B60C23/04 | 分类号: | B60C2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致信伟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3 | 代理人: | 李东来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置 轮胎 压力 监测 报警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轮胎压力进行监测、并在胎压过低时进行报警的装置;特别是一种置于轮胎内部的对轮胎压力进行监测及报警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轮胎压力监测报警装置,主要为电子传感器形式,通过电子芯片感应轮胎内的气压,电子芯片需要全天二十四小时一直呈供电状态,其耗电量大,电池容易用完,需要经常更换,给使用者带来不便。特别是一旦电池消耗完,而使用者未能及时更换,将导致报警装置无法正常报警,存在安全隐患。此外,电子芯片对工作环境还有要求,在遇恶劣的环境时,其容易发生故障,不能正常工作。另外,感应气压的电子芯片成本也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给出一种耗电少、工作安全可靠、能更好的适应恶劣环境,且成本也更低的内置式轮胎压力监测报警器。
本发明所述的内置式轮胎压力监测报警器,包括壳体和与壳体相通的阀杆,阀杆的端部安装有气门芯,其特征在于:壳体内安装有报警电路板、参考腔以及电池,参考腔的部分壁面为弹性金属膜片,报警电路板的负极接触点与电源的负极电连接,报警电路板的正极接触点则与参考腔的弹性金属膜片相对,参考腔的弹性金属膜片与电池的正极电连接;参考腔设置有阀孔,阀孔处设置密封盖,所述密封盖通过弹簧压紧在阀孔处将参考腔密封;气门芯的芯杆从阀杆伸入壳体内或通过与其相抵的顶杆伸入壳体内,壳体内设置有通过支撑轴铰接在壳体上的杠杆,杠杆的一端与密封盖连接,另一端则与从阀杆内伸出的气门芯的芯杆或者与气门芯芯杆相抵的顶杆相铰接。
本发明所述的内置式轮胎压力监测报警器,安装于轮胎轮毂气门孔内,当对轮胎充气时,其阀杆内的气门芯被顶压,气门芯的芯杆或者与芯杆相抵的顶杆能够对其相连的杠杆一端施力推动其摆动,从而带动杠杆的另一端跟随摆动,使参考腔的密封盖打开,气体从参考腔的阀孔进入到参考腔内。充气完毕后,气门芯被松开,气门芯的芯杆回弹,芯杆或者顶杆不再对杠杆施力,弹簧推动密封盖压紧参考腔的阀孔,使参考腔密封,此时,保持压力恒定在充完气时的状态。在轮胎内的压力下降后,由于参考腔内的压力不变,故参考腔内外两侧的压力会存在偏差,此时作为参考腔壁面的弹性金属膜片会因为压差而产生向外侧的变形;当胎压下降到一定程度,弹性金属膜片的变形到与报警电路板的正极接触点相接触时,报警器电路板得电,从而进行报警。
所述内置式轮胎压力监测报警器,通过作为参考腔壁面的弹性金属膜片因压差变形导通报警器电路板来实现轮胎压差的监测和报警,其为机械式传感,工作稳定可靠,能够适用恶劣的工作环境,故障率低。且报警装置在非报警状态时报警电路不导通,不存在电流,不需要消耗能源,耗电量极低,不需要频繁更换电池,不会存在因电池耗尽导致报警电路无法工作的问题,避免因此带来的安全隐患,工作更加安全、可靠。此外,弹性金属膜片其成本远低于电子传感器,因此,本发明的内置式轮胎压力监测报警器的成本也较低。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发明的内置式轮胎压力监测报警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 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 是图1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一种内置式轮胎压力监测报警器,包括壳体1和与壳体相通的阀杆2,阀杆的端部安装有气门芯3,气门芯的芯杆31通过与其相抵的顶杆4伸入壳体内,壳体内安装有报警电路板5、参考腔6以及电池7,参考腔的部分壁面为弹性金属膜片61,报警电路板的负极接触点与电源的负极电连接,报警电路板的正极接触点则与参考腔的弹性金属膜片相对,参考腔的弹性金属膜片则与电池的正极电连接;参考腔设置有阀孔62,阀孔处设置密封盖8,所述密封盖通过弹簧9压紧在开口处将参考腔密封;与气门芯的芯杆相抵的顶杆4伸入壳体内,壳体内设置有通过支撑轴10铰接在壳体上的杠杆11,杠杆的一端与密封盖8连接,另一端则与顶杆4相铰接。
所述气门芯的芯杆也可直接从阀杆延伸到壳体内,杠杆的一端直接与芯杆延伸部分相铰接。
如图3,所述参考腔的阀孔62的外侧设置呈喇叭形的扩口段63,密封盖8包括插入参考腔阀孔内与阀孔孔径一致的杆状阀门芯81,套在阀门芯外置于喇叭形扩口63处的锥形密封塞82,阀门芯在锥形密封塞82的后侧设置限位凸台83,弹簧9安装在限位凸台83的后侧,置于壳体1的壁面上设置的弹簧座12内。其密封盖与阀孔处通过插入阀孔内的阀门芯和压紧在阀门芯与喇叭形扩口段内的锥形密封塞,实现阀孔处的密封,其在阀门芯与阀孔的孔壁和锥形密封塞与喇叭形扩口段的壁面之间形成了多组面积较大的密封面,使参考腔的密封更加可靠,更好的保证参考腔内的气压。限位凸台83上可设置凹槽84,杠杆11套在凹槽84内,由凹槽84的两侧对其进行限位,避免杠杆摆动时直接对弹簧施力,使弹簧压缩而阀门芯不动。通过凹槽的限位,确保了杠杆摆动能够驱动阀门芯移动,从而可靠的打开参考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鲁红艳,未经鲁红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34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履带式水陆两栖车辆磁流体推进装置
- 下一篇:带冲氮机构反应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