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具自锁紧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32513.6 | 申请日: | 2012-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94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武军;曹亚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鄂丰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67 | 分类号: | B29C45/67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10 | 代理人: | 田磊 |
地址: | 436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具自锁紧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模具锁紧方式,是利用注塑机液压锁模机构外加的方式来实现,即先将其模具固定在注塑机锁模板,其后分别用螺钉固定动、定模板,通过这种外加的锁模板压紧,再开始注塑加工。这种传统方式对注塑机有锁模力要求,注塑机本身功耗相当一部份要用来液压锁模,实际用于注塑生产只有一部份;又因为模具受注塑机模具安装面板格林柱间距影响,无法装入超过格林柱间距尺寸的模具,造成了所投入生产的注塑机锁模部份成本加大,直接增加了生产成本,且限制了注塑模具与注塑机之间匹配的灵活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具自锁紧装置,实现模具不依赖于外加锁模板的自锁紧,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产品尺寸受限,注塑机锁模部份成本投入过大导致生产成本增加以及注塑模具与注塑机之间匹配的灵活性受限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其目的:
一种模具自锁紧装置,包括油缸和油缸支架,所述油缸通过螺钉连接油缸支架,油缸支架表面设有模具连接螺钉,所述油缸底部连接有油缸活塞杆,油缸活塞杆底部连接有锁模块,锁模块表面设有锁模斜面。
进一步的,所述锁模块侧面设有锁紧块定位块,锁紧块定位块通过螺钉连接于油缸支架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块定位块背面通过螺钉连接有型腔固定板。
优选的,所述油缸活塞杆与锁模块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所述锁模块顶面设有与油缸活塞杆连接相对称的螺纹沉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使用、安装方便,连接可靠,创造了一种不依赖于锁模板即可锁定模具的全新方法;可替代传统注塑机的锁模板,实现模具的自锁;节省大型锁模机构的投资,自锁装置本身是独立部件,可在不同模具之间互换使用,实现一机多用,提高了模具与射台之间匹配的灵活性;可适应不同尺寸的产品生产,提高了注塑机利用效果,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双边自锁紧装置锁紧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所述的一种三边自锁紧装置锁紧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3所述的一种单边自锁紧装置锁紧状态结构示意图。
1、油缸;2、油缸支架;3、锁模块;4、油缸活塞杆;5、锁模斜面;6、锁紧块定位块;7、型腔固定板;8、模具连接螺钉;9、螺纹沉孔;10、定模;11、动模;12、动模滑动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模具自锁紧装置,包括油缸1、油缸支架2和锁模块3,油缸1通过螺钉连接油缸支架2,油缸支架2表面设有模具连接螺钉8,油缸1底部连接有油缸活塞杆4,油缸活塞杆4底部连接锁模块3,锁模块3表面设有锁模斜面5(A1、A2),锁模块3与油缸1、油缸支架2组成机构主体,再由模具连接螺钉8连接在定模10上。
动模11沿着动模滑动导轨12移动到模具锁紧位,油缸1开始供油驱动连接在油缸活塞杆4上的锁模块3垂直向下运行,通过锁模块3上的锁模斜面5(A1、A2)与定模10、动模11表面凹槽双方向斜角向下楔入,此时模具处于锁紧状态,油缸1利用机器本身自带油路自锁阀实现油路自锁,开始注塑加工,加工完毕,油缸1开始再次供油驱动连接在油缸活塞杆4上的锁模块3垂直向上运行,与模具锁紧反方向拉开锁模块3到起始位置,开模取产品。
此工作方式可依据产品尺寸与所须要的锁模力,来设定一副模具上采用模具自锁紧装置套数。该双边锁定结构操作方便,结构简单,连接可靠,替代了传统注塑机的锁模板,通过锁模斜面5(A1、A2)与动、定模双方向楔入配合,实现了模具的自锁。
实施例2:
如图2-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模具自锁紧装置,包括油缸1、油缸支架2和锁模块3,油缸1通过螺钉连接油缸支架2,油缸支架2表面设有模具连接螺钉8,油缸1底部连接有油缸活塞杆4,油缸活塞杆4底部连接锁模块3,锁模块3表面设有锁模斜面5(A1、A2、A3),锁模块3侧面设有锁紧块定位块6,锁紧块定位块6通过螺钉连接于油缸支架2底部,锁紧块定位块6背面通过螺钉连接有型腔固定板7,锁模块3与油缸1、油缸支架2组成机构主体,再由模具连接螺钉8连接在动模1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鄂丰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湖北鄂丰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25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下一篇:泡沫塑料双模具自动成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