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水实木地板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32103.1 | 申请日: | 2012-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69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陈正彦;陈名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正彦;陈名贵 |
主分类号: | E04F15/02 | 分类号: | E04F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39 | 代理人: | 孙刚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水 实木 地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建筑用板材有关,更详而言之,乃特指一种具有可防止板材因受潮而变形或发霉的防水实木地板。
背景技术
木质板材常被大量的使用于建筑装潢或家具的用途上,尤其各种天然木材的花纹及色泽,可形成各种独特且不相同的风格,此为其它人造材料所一直无法取代的主要原因之一。但由于天然木材本身容易因环境潮湿等因素,而导致变形、龟裂或发霉等问题。因此得格外小心保养、维护。
习用技术大多于板材内侧与地面间铺设一层铝箔以作为防水之用,但因铝箔容易破裂受损,导致防水效果不彰。
特别是当木质板材贴合于地面时,由于木质板材直接与地面贴合,当地面发生渗水或积水状况时,木质板材直接与水分接触,容易导致木质板材受潮隆起凸出,严重者甚至得将整面木质板材撬起更新。此外,由于木质板材与地面间以钉固或胶合方式固定,若原本地面存有凹凸不平的状况时,亦会导致整面木质板材产生不平整的缺陷。
综合上述先前技术的缺点,大致上包括习用天然木材本身容易因环境潮湿等因素,而导致变形、龟裂或发霉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防水实木地板,以解决习用技术存在的缺陷,其可防止地面潮湿渗水时板材变形或发霉、以及施工时容易调整平整度。
本发明一种防水实木地板,其包含有:
一外饰板,其具有一外表面及一内表面;以及
至少一内层板,该内层板为一防水板层,其结合于该外饰板的内表面。
其中,该外饰板外表面具有木质饰纹。
其中,该外饰板选自天然木材板、人造木材板、纸材板、布质饰板或复合材板其中之一。
其中,该内层板相对于外饰板的另一侧更设有一防水胶层。
其中,该内层板为一发泡材料板。
其中,该内层板为聚丙烯板、聚氯乙烯板、合成乙烯树脂板或聚乙烯板其中之一。
其中,该内层板的发泡硬度为邵氏硬度60度至100度。
其中,该内层板内具有多个中空间隙。
其中,该内层板的厚度为至少3毫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防水实木地板以内层板与施工面结合固定,当施工面有潮湿或渗水状况时,可藉由内层板阻挡水分与外饰板接触,以防止外饰板因受潮而变形或发霉。
并且,该外饰板选自天然木材板、人造木材板、纸材板、布质饰板或复合材板其中之一,使本发明的防水实木地板具有各种天然材质的花纹及色泽,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
另外,内层板可为发泡材料板,当内层板为发泡材料板时其发泡硬度为60度至100度,且该内层板的厚度为至少3毫米,当本发明的防水实木地板贴合于凹凸不平的地面时,可便于调整防水木质复合板的平整度。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本发明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本发明实施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4:本发明具防水胶层的剖面示意图。
图5:本发明实施于不平整地面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说明本案于上述新型内容一栏中所表示的中心思想,兹以具体实施例表达。实施例中各种不同物件按适于例举说明的比例,而非按实际元件的比例予以绘制,合先叙明。
如图1~图2图面所示,本发明为一种防水实木地板,其包含有:
一外饰板10,其具有一外表面11及一内表面12,该外饰板10选自天然木材板、人造木材板、纸材板、布质饰板或复合材板其中的一者,以使本发明的防水实木地板具有各种天然材质的花纹及色泽。例如图1所示的外饰板10可为天然木材板或人造木材板,其外表面11处具有木质饰纹13,以呈现木材纹路、色泽及质感。
至少一内层板20,该内层板20为一防水板层,其结合于该外饰板10的内表面12,该内层板20具有防水、不吸水的特性,例如该内层板20可为一发泡材料板,以达到具有防水、不吸水的特性。其中,该内层板20可为聚丙烯(PP)板、聚氯乙烯(PVC)板、合成乙烯树脂(EVA)板或聚乙烯(PE)板。且当该内层板20为发泡材料板时其发泡硬度(邵氏硬度C)为60度至100度。而内层板20厚度为至少3毫米。
明了上述本案详细结构后,以下针对本案的动作原理逐一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正彦;陈名贵,未经陈正彦;陈名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21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糊精干燥塔尾气回收新工艺
- 下一篇:一种桂花茶香瓜子仁的制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