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合式人工椎体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32087.6 | 申请日: | 2012-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59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杨利波;山卫东;王志敏;王彤;余强;蒋庆幸;丁伟;王爱平;蒋凯;彭豪;鲍益富;孙协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康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15 | 代理人: | 奚胜元 |
地址: | 2130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人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组合式人工椎体,属于脊柱外科植入物内固定技术领域,特别用于治疗脊柱肿瘤、结核和骨折等疾病以替代椎体恢复人体脊柱正常生理功能。
背景技术
自1969年人工椎体首次用于临床以来,人工椎体作为一类有效的椎体替代物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为治疗脊柱肿瘤、结核和骨折等疾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人工椎体不仅能较好的恢复脊柱的生理解剖结构以及矫正脊柱后凸畸形,对脊柱稳定性重建效果也突出。随着脊柱椎体重建及融合术技术的发展,人工椎体作为一种椎体替代物,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但是通过一些生物力学测试和临床应用显示,传统的人工椎体在治疗中仍然存在一些缺陷,例如人工椎体在轴向旋转方面存在不足,在与上下椎体结合时不够牢靠,导致植入物脱出、沉降等,达不到满意的骨性融合,远期稳定性差,同时会损失一部分脊柱正常弯曲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组合式人工椎体,由于具有凸盖板、凹盖板、固定螺栓、内支撑块、外支撑块和弹簧,通过手术植入该组合式人工椎体后,切除后的椎体功能由人工椎体替代,病变部位上下健康椎体通过人工椎体支撑肢体,保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曲度。
本发明组合式人工椎体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组合式人工椎体包括凸盖板、凹盖板、固定螺栓、内支撑块、外支撑块和弹簧。所述内支撑块安装在外支撑块内部孔中,弹簧置入内支撑块内孔中,在外支撑块两端分别采用固定螺栓安装有凹盖板,两个凸盖板通过凸球体分别装配到两个凹盖板的凹球面上,组成组合式人工椎体。
所述的凸盖板设置为圆形板、方形板或异形板,凸盖板一面设置有半球形的凸球体,凸盖板另一面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尖圆柱以及垂直于凸盖板并设置有齿形槽的薄板;所述的凹盖板设置成同凸盖板外形相似的圆形、方形或异形板,凹盖板一面设置有一个凹球面,所述的凹球面设置成能容纳凸盖板的凸球体,凹盖板的凹球面一侧设置有数个圆柱台阶孔,所述的圆柱台阶孔中大孔(沉孔)设置在凹球面一侧,所述的大孔(沉孔)能容纳固定螺栓的圆柱台阶,所述圆柱台阶孔至少设置有2个;所述的凹盖板另一面设置有数个定位杆,用于套装弹簧,限止弹簧和整个组合式人工椎体压缩位置,防止过压缩。所述定位杆至少设置有2个。所述的定位杆可以设置成圆柱、椭圆柱、方柱或其它异形柱;所述的固定螺栓一端设置为螺纹杆,固定螺栓另一端设置有直径大于螺纹杆的圆柱台阶,所述的螺纹杆设置为能通过凹盖板的圆柱台阶孔穿过,所述的固定螺栓的圆柱台阶设置成能置入凹盖板的圆柱台阶孔中的大孔而不能穿过小圆柱孔;所述的内支撑块设置为管状,所述的内支撑块设置有内孔,所述的内支撑块管状外形及内孔均可设置为圆形、方形、长腰形或其它异形,内支撑块其中一端设置有凸起台阶,而内支撑块另一端端面上设置有数个螺纹孔一,所述的螺纹孔一能够与固定螺栓的螺纹杆相配合;所述的外支撑块设置为同内支撑块相似的管状,所述的外支撑块5管状外形及内部孔外形均可设置为圆形、方形、长腰形或其它异形,外支撑块的内部孔设置成能容纳内支撑块穿过但外支撑块内部孔一端设置有一个孔内台阶,所述的孔内台阶设置成能容纳内支撑块的凸起台阶,外支撑块设置凸起台阶的一端的端面设置有数个螺纹孔二,所述螺纹孔二至少设置有2个,所述的螺纹孔二能够与固定螺栓的螺纹杆相配合,外支撑块外管面设置有数个螺纹孔三;所述的弹簧设置置为圆形,弹簧设置成能够置入内支撑块的内部孔并能套在凹盖板的定位杆上。
该一种组合式人工椎体如下装配:所述内支撑块带有螺纹孔的一端从外支撑块带有孔内台阶的一端穿过,将弹簧置入内支撑块内部孔中,在内支撑块及外支撑块带有螺纹孔的一端分别采用固定螺钉安装凹盖板,安装同时将弹簧分别套到凹盖板的长杆上,然后将两个凸盖板通过凸球体配到两个凹盖板的凹球面上,由此组成一种组合式人工椎体。
工作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康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康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20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