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植物秸秆太阳能气化及废渣、废水收集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31767.6 | 申请日: | 2012-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23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苗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苗晓 |
主分类号: | C10J3/20 | 分类号: | C10J3/20;C05F5/00;C05F7/00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 代理人: | 高坤明 |
地址: | 221003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物 秸秆 太阳能 气化 废渣 废水 收集 利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秸秆气化装置,具体涉及安装在太阳能温房内的秸秆气化及废渣、废水收集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广大农村每到收获季节,都会产生大量的植物秸秆。由于农村的大部分青状年人全部进城打工,劳动力缺乏,植物秸秆回收工作量大,回收的秸秆再利用价值低,只好直接在田间焚烧。由于焚烧秸秆造成的烟雾,使飞机不能降落,高速公路事故频发,空气严重污染,造成呼吸道疾病急增。为了禁烧秸秆,各级政府每年都花费了大量精力严查焚烧。国家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推广秸秆气化和秸秆沼气技术。本申请人发明了一种《植物秸秆太阳能气化及废渣综合利用工艺及设备》,并已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公开号CN101318853),该项工艺及设备可以实现了秸秆气化、人畜粪便无害化处理、富含有机肥料的废渣、废水还田再利用,在江苏省部分地区进行了推广试点,农民用植物秸秆换取沼气,经济实惠,农民得到了实惠,避免焚烧秸秆造成的危害,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原发明的植物秸秆太阳能气化及废渣综合利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如下一些不足之处:
1、上料、出料靠人工,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
2、发酵罐内没有安装搅拌装置,致使秸秆和人畜粪便混合不均匀,影响气化效果。
3、沼气液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肥料,残留在发酵罐中的沼气液不能完全回收利用,造成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本发明提供提供一种植物秸秆太阳能气化及废渣、废水收集利用装置,其进、出发酵罐的物料采用电动进料泵和电动排料器进行;发酵罐上安装多只搅拌器,气化后的废水、废渣进入渣水分离池进行分离。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植物秸秆太阳能气化及废渣、废水收集利用装置,它包括安装在太阳能温房内的秸秆预处理料池和发酵罐,还包括安装在太阳能温房外的储气罐和废料收集装置。所述的发酵罐为圆柱形卧式密封罐体,罐体的一端制作人孔,罐体的下部有清罐排水装置,罐体通过罐体支腿安装在太阳能温房内的基础上。所述的秸秆预处理料池是由料池体和料池盖两部分组成的箱体,秸秆预处理料池上设置进水阀和进料斗;秸秆预处理料池中的预处理料通过进料管进入发酵罐,发酵罐中产生的沼气通过输气管进入储气罐,所述的储气罐中的沼气通过输气管路送到用气设备;发酵罐中气化后的秸秆变成富含有机肥料的沼气渣和沼气液;所述的沼气渣和沼气液通过输料管进入废料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秸秆预处理料池安装在发酵罐的一端,秸秆预处理料池的下半部埋入太阳能温房地平面之下;秸秆预处理料池上设置进料泵,所述的进料泵将预处理料通过进料管注入发酵罐中。所述的发酵罐上设置排料器,所述的排料器为螺旋桨式推进器;排料器排出的沼气渣和沼气液通过输料管进入肥料收集装置。所述的肥料收集装置为箱体式结构的渣水分离池,渣水分离池由分离池体和过滤网两部分组成;所述的过滤网水平固定在分离池体的中部;排料器排出的沼气渣进入过滤网上部,沼气液沉入池底。
为了避免渣水分离池中的沼气液液面过高,本装置还设置有储液池,所述的储液池由储液池体和储液池盖组成,储液池通过阀及管路与渣水分离池连接。
所述的储液池上设置出液泵,所述的出液泵通过输液管将储液池中的沼气液排出。
所述的秸秆预处理料池上还设置搅拌器Ⅰ,所述的搅拌器Ⅰ安装在料池盖上。
所述的发酵罐上设置推料机,所述的推料机为螺旋桨式推进器,推料机水平安装在发酵罐进料端的端盖上。
所述的发酵罐上设置搅拌器Ⅱ,所述的搅拌器Ⅱ为多只,多只搅拌器Ⅱ均布安装在发酵罐的罐体上。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
1、物料进、出发酵罐,采用电动进料泵和电动排料器进行,省力、省时,劳动强度低,生产效率高。
2、发酵罐上安装多只搅拌器,搅拌均匀,气化效果好,产气率高。
3、渣水分离池将废水、废渣进行分离储存,使存在于废水、废渣中的有机肥料全部还田再利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苗晓,未经苗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17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性丙烯酸树脂塑胶跑道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梯在失控状态下的定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