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CD亮度量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31542.0 | 申请日: | 2012-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86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胡风章;宋明荣;臧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凌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J1/00 | 分类号: | G01J1/00;G01J1/10;G09G3/00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 32212 | 代理人: | 盛建德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cd 亮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LCD亮度量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LCD的生产领域,需要对LCD模块及LCD背光亮度进行多次的测量以保证产品亮度的均一性,因此各种亮度测试设备得以大量使用。
目前已知的亮度量测设备,包括: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的转换装置;电压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A/D转换装置;可把数字信号转换为亮度值的转换装置;亮度量测分析装置等。但上述装置存在造价高昂的缺点,或用法复杂,无法简单便捷的对LCD模块及LCD背光的亮度进行方便可靠的量测。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LCD亮度量测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造价低,使用非常方便。
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LCD亮度量测装置,包括相互电连接的光电转换模块和主控模块,所述光电转换模块通过内设的光感元件感应产品的光信号,并把该光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再传送给所述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对接收到的数字信号进行分析、校准处理得到产品亮度值。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控模块还包括一用于显示所述产品亮度值的显示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屏、LED指示灯、蜂鸣器、旋钮和按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感元件能够感应产品发出的红外光和可见光。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电转换模块接受所述主控模块的通信指令,完成初始化及配合主控模块完成自检功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造价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显示装置结构示意图。
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
1——光电转换模块 2——主控模块
11——光感元件 3——显示装置
31——显示屏 32——LED指示灯
33——蜂鸣器 34——旋钮
35——按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具体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LCD亮度量测装置,包括相互电连接的光电转换模块1和主控模块2,光电转换模块通过内设的光感元件11感应产品的光信号,并把该光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再传送给主控模块;主控模块对接收到的数字信号进行分析、校准处理得到产品亮度值。
上述光电转换模块接受所述主控模块的指令,完成初始化及配合主控模块完成自检功能。
上述光感元件能够同时感应产品发出的红外光和可见光。
上述主控模块还包括一用于显示所述产品亮度值的显示装置3,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屏31、LED指示灯32、蜂鸣器33、旋钮34和按键35。光感元件能够感应产品发出的红外光和可见光。
其中,主控模块采用MCU处理器,在开机后MCU处理器对光电转换模块进行检测和初始化,同时主控模块具有校准、数据处理及超标准报警等功能。
根据待测LCD模块及LCD背光的不同光亮度,MCU中预设高亮度、中亮度、低亮度三种模式亮度范围。
先假设待测亮度处于高亮度模式范围,然后,对光感元件进行相应的设定以读取光感元件返回的光亮度数据,如此时数据超过预设范围,则自动切换为中亮度模式或低亮度模式进行数据读取。
连续多次读取光亮度数据后,通过滤波、求和、校准等方式对读取的数据进行处理。处理完毕后进行格式转换,然后把处理后的数据送显示屏显示。
再次依据上次的亮度读取模式,读取光感元件数据,判断数据在相应的亮度模式范围内后,进行数据处理后更新显示屏显示。否则重新设定亮度读取模式后再次读取数据。
上述测量装置在初次使用之前需要在标准光源及高一级的光亮度测试设备(校正设备)上进行校准。校准的原理是依据光信号和经过光感元件转换后的数据信号之间存在近似的正比关系。在该测量装置开机时通过一定的按键顺序后可进入校准模式。依据该装置的显示屏上的提示信息,通过旋钮、及按键完成校准。
另外,在该测量装置 开机时通过特定的的按键顺序后可进入报警设定模式。依据该装置的显示屏上的提示信息,通过旋钮、及按键完成报警标准的设定。在测试过程中,若出现待测亮度超预设标准的情形,则可以通过声音或指示灯或两者同时报警,以提醒使用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凌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凌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15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