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资源承载的预留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29715.5 | 申请日: | 2012-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35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邹常乐;梁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8/26 | 分类号: | H04W28/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梁丽超 |
地址: | 518057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资源 承载 预留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资源承载的预留方法及系统,在上述方法中,目标网络基站系统接收来自于目标网络分组控制实体的请求消息,其中,该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用于指示目标网络基站系统采用目标网络分组控制实体从源网络分组控制实体获取到的包交换PS承载信息进行资源承载预留的指示信息;目标网络基站系统按照指示信息根据接收到的PS承载信息进行资源承载预留。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达到了在non DTM模式下保证反向单待业务连续性成功执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资源承载的预留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IP多媒体子系统(IP Multimedia Core Network Subsystem,简称为IMS)是由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简称为3GPP)提出的一种基于网络互联协议(InternetProtocol,简称为IP)的网络架构,其构建了一个开放而又灵活的业务环境,支持多媒体应用,能够为用户提供丰富多彩的多媒体业务。
在IMS业务体系中,控制层和业务层是相互分离的,其中,控制层不提供具体业务,仅向业务层提供必要的触发、路由、计费等功能。控制层中业务触发和控制功能是由呼叫会话控制功能(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简称为CSCF)完成的。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类型一、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Proxy-CSCF,简称为P-CSCF);
类型二、查询呼叫会话控制功能(Interrogating-CSCF,简称为I-CSCF);
类型三、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Serving-CSCF,简称为S-CSCF);
其中,负主要责任的是S-CSCF,而I-CSCF则是可选的。
业务层是由一系列应用服务器(Application Server,简称为AS)组成的,可以提供具体业务服务。AS可以是独立的实体,也可以存在于S-CSCF中。控制层(S-CSCF)根据用户的签约信息控制业务触发,调用AS上的业务,实现业务功能。
会话中的端到端设备称为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简称UE),负责与使用者的交互,有的UE具有多种接入网络的方式,其中,可以包括:通过3GPP的包交换(Packet Switch,简称为PS)域接入网络,通过其他非3GPP的PS域接入网络,甚至可以通过电路交换(CircuitSwitch,简称为CS)域接入网络。
如果CS网络配置了增强移动交换中心(enhanced Mobile Switch Center,简称eMSC),由eMSC提供SIP(Session Initial Protocol,初始会话协议)接口来与IMS网络交互,则IMS网络与CS网络的交互可以通过eMSC来实现。
对于具有多种接入方式的UE而言,如果该UE某时刻仅能使用一种接入方式,则其在2/3G网络的接入方式下正在执行通话业务,而该通话业务在2/3G网络中由CS域提供。当UE移动至其他地区而需要改变其使用的接入方式为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为LTE)网络或高速分组接入(high speed packet access,简称为HSPA)网络接入时,UE和网络能提供某种方式使UE正在执行的通话业务不被中断。然而由于通话业务在这些网络中是由PS域提供的,上述能力可以称为单待终端语音业务从CS域切换到PS域的连续性,亦可简称为反向单待业务连续性(reverse Single Radio Voice Call Continuity,rSRVCC),与之相对应地,如果是UE从LTE网络或HSPA网络移动至2/3G网络,则可以称为单待终端业务连续性,亦可简称为单待业务连续性(SRVC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297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